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6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历代论者把颜楷风格之成因归结于其忠烈品格.本文以为过于表面化,并通过对颜氏文化结构的探寻,认为颜楷端庄雄伟、气势开阔的壮美风格是儒、释、道观念在其深层文化结构中积淀并外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
"境界说"是王国维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的核心,其概念采自传统诗学,而融之以西学精神,是传统诗论与西方诗学精神合铸的一块精钢。"境界"理论,不仅是王国维个人在诗学方面的艰辛探索而获得的卓越成就,更是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智慧与西方古典哲学结合的美学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93.
蝶变     
陈苗 《初中生之友》2013,(16):44-45
一、破茧而出我痛苦地挣扎,努力让自己的空间变大。长期被茧束缚的痛苦,我早已受够,我希望走出自缚的黑暗,去迎接明媚的阳光。我不甘平庸,我拼命挣扎,为了破茧而出,将撕心裂肺的痛付诸那一刻的辉煌中,与绚烂蝶翼相拥,舞动于花海叶丛。  相似文献   
9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是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杜甫居成都草堂时写的。这首诗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我主要从审美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情景相生,优美与壮美兼具,喜悦与忧郁并存。"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愉悦的氛围。上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  相似文献   
95.
对美的事物的心灵感受主要有两种:一日优美,一日壮美。无论哪种都令人感到愉悦。优美感迷醉人,壮美感则感动人;优美可以是渺小的,但壮美必定是伟大的。按照上述美学观点,对“壮美音乐”与“优美音乐”心理功能加以比较探究,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认识和把握音乐“壮美”与“优美”的艺术规律,则是从感性和理性上有效提升审美主体对音乐作品的赏析与感悟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6.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中有很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月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的出现,其使用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李白诗歌鉴赏中的一条绚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97.
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在对于美的认识上,有很多相似的审美观点。中国画作为东方文化与思维的产物,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让壮美的审美理想得以完全的展现。  相似文献   
98.
陈月芳 《考试》2009,(3):39-39,45
教学言语风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言语所表现出来的运用语言的特点和整体风貌。谈到教师教学的言语风格,必然会区分其中的种类。本文参阅姚鼐的分类法,把教学言语风格分为阴柔的优美、阳刚的壮美及阴柔阳刚兼而有之三种,并结合教学实例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9.
论“弱美”——兼谈审美形态学的建构和艺术发展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弱美”范畴,既可得到人学实例的支持,又能得到艺术史料的印证,且是完善审美形态学的必需。弱美对象的主要特点是力的贫弱,是形式压倒、遮掩了内容;其实质是体现了审美主体心灵中要求自我实现倾向贫弱乏力,被要求和谐整一倾向所遮掩;依据中国古代美学范畴进行概括,即气弱韵显。审美形态学应当以壮美、优美、弱美、丑为基本范畴,它们可在同一坐标系中得到阐释,并可大致囊括整个审美对象世界。从沃尔弗林、黑格尔,特别是张彦远和巴赞对艺术发展周期的区划和大量史实中,显然可见四种审美形态的历时流转  相似文献   
100.
邵淑英 《课外阅读》2011,(11):198-198
一.教材分析 《西地平线上》一文属于“像山那样思考”中“谛听天籁”这个板块,这个专题旨在加强关于自然的审美教育,在哿隋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审美能力,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