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877篇
科学研究   81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7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1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果树栽培学》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果树栽培学》是经济林、果树栽培与管理、园艺等专业的主干课程,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走上社会的适应能力,因为该学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必须走出教室,教学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的生产实际,面向生产搞教学,把果树栽培的技能培养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笔者与本组的其他专业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一、结合生产实际,改革教学内容我们所采用的教材是全国中等农业学校的统编教材《果树栽培学》(南方…  相似文献   
32.
33.
高效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日光温室在采光性、保温性等方面均优于塑料大棚,实践证明,只要加强栽培管理,就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区近年来研制改进的新型高效日光温室的结构参数与性能指标,结合该类型温室的试验、示范及生产应用情况,总结了相关栽培技术,对促进高效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技术在我区的推广应用,通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科信 《内江科技》2002,(3):37-37
稀土微肥,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增强植株抗逆性,提高秧苗对棚内低温、高温、弱光等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蔬菜的优质、早熟和高产。不同作物应采用不同的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35.
彩色大豆     
《中国科技信息》2003,(15):32-32
中国农业大学承担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重大专项——“浓缩苹果汁酿制苹果酒关键技术”和“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关键技术”两项研究成果,2003年7月中旬通过中国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36.
37.
38.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红薯产地,红薯产量占世界的85%。尤以四川最多,常年栽培面积1300万亩,总产量达1800万吨,红薯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6%。长期以来,四川农民种植的红薯1/3用于食用,1/3用于饲养牲畜,另1/3则在储藏过程中被老鼠损耗或霉变腐烂。眼睁睁看着农民朋友辛辛苦苦种植的红薯无法产生经济效益,且很大一部分被无情地损耗,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时任四川三台县某区副区长的邹光友毅然决定辞官下海,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于1992年存绵阳创办了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9.
李萍 《内江科技》2001,(1):34-34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剪枝换头,可以使番茄一种多收,不仅节约成本,而且可挤占番茄断节空隙,卖出高价钱.  相似文献   
40.
杜明忠是一名长期奋战在基层的农广校工作者。1979年初,他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被派遣到仁寿县文林镇先锋村驻点,负责开展常规稻桂朝2号的良种繁育与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刚参加工作,单位就给他提供了1036斤种子,要求种150亩稻田,秋天交回15万斤种子。村里的老百姓都觉得是天方夜谭,但他却觉得只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搞好技术推广,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此后,杜明忠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育秧到栽培管理,每一个技术环节他都亲手做给农民看,最后上交了18万斤种子,全村300多亩稻田平均产量也达到了1200多斤,比全县平均单产高出了50%。这段经历让杜明忠深深体会到:农民实在太需要增产增收的技术,而农业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对农民的素质教育。从那时开始,他最希望做的事情就是到乡镇、到农村去工作,把自己学到的科技知识教给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