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7篇
教育   3575篇
科学研究   1018篇
各国文化   43篇
体育   432篇
综合类   208篇
文化理论   37篇
信息传播   149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798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561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37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时事新闻作为读了解国内外局势的窗口,历来是媒体人倾力打拼的重要武器。新闻竞争眼下日趋白热化,地市报在时效性、采编实力上均无优势可言,如何使时事新闻与本地要闻一样受读欢迎,就显得尤为关键。笔认为,时事新闻要通过编辑的精心劳动,借助“本地化”处理的技巧,让读走近世界,让世界走近读,使“世界语”演变成适合当地人欢迎的“方言”。只有寻找出与读的最佳结合点,使时事新闻本地化,才能让读对其产生浓厚兴趣,继而改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2.
很明显,现代报业的发展似乎总是以大中城市为舞台进行。这也难怪,现代报业发展的方向是规模化、集团化,而只有在以人口集中、化层次高、购买力旺盛、信息需求大、生活节奏快为特点的大中城市,才有可能为这种现代传媒集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运作空间。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现代报业发展与大中城市紧密相联更多的原因是从市场角度考虑的。  相似文献   
63.
在日俄战争中,日本是战胜国,日本于1905年12月22日逼迫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除迫使清政府承认日本占有长春以南原由俄帝国享有的一切权益和特权外,还要对日本开放东北三省包括长春在内的几个城市,“开埠通商”。  相似文献   
64.
范春黎 《新闻窗》2006,(1):52-5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闻媒体的发展,地市党报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办好时事新闻版面,不但可以增强党报的权威性,还可以增强党报的可读性、群众性,提高竞争力。笔者认为,要办好地市党报时事新闻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5.
江南市镇,通常是指江南地区的农村市镇. 市镇的概念,一般指县城以下农村地区的集镇.这种农村集镇,是从传统的农村集市发展而来的.传统的农村集市,也就是农村小市场,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自然经济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补充.  相似文献   
66.
《中国地市报人》2004,(1):28-31
2003年,在中国报刊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经过全国性的报刊整顿,党中央进一步明确把地市级党委机关报纳入重点党报行列,这为地市党报做大做强拓展了前所未有的空间。那么,在2004年新的一年里,如何抓住机遇谋求更大发展?这是摆在全国地市报社长、总编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不少地市报的社长老总们正在满怀豪情、精心策划和描绘着美好的明天。我们衷心祝愿全国所有的地市报在新的一年里大展宏图,办报经营获得“双赢”。  相似文献   
67.
“人的一生有两个青春:一个是生理青春,一个是职业青春。人的生理青春是有限的,不过二三十年;而职业青春则因人而异,可以很长很长我想,我的职业青春也许可以保持50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更应该珍惜自己的职业青春。”——摘自本文主人公的话  相似文献   
68.
许多地市报的记者会有与我同样的体会:采写正面报道,被采访单位爱理不理,记者费力不讨好,多写不如少写;搞新闻舆论监督,易惹人兴师问罪,何况写出来的稿件也难以见报,不如不写。  相似文献   
6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给经济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性、纯数字性的报道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广大受众的需要。各家媒体都力争在经济信息报道方面有所突破。随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成功推出后,中央二套的经济联播节目经不断改革,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的改观和创新,他们  相似文献   
70.
新闻出版部门按照“赠、脱、转、并、停”的总体要求,对部门报刊进行专项整治,捆住了报纸垄断发行的手脚,这无疑为党报发行腾出了路子,拓展了空间。为遏制地市报发行阵地不断萎缩的局面,2001年,襄樊日报社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