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教育   3775篇
科学研究   3060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292篇
综合类   249篇
文化理论   72篇
信息传播   47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757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656篇
  2011年   757篇
  2010年   648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604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提出了影响室内热舒适性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建筑热过程和建筑防潮的基本原理以及主要控制方法,为实现良好的室内环境控制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2.
我钓鱼是从1947年6月开始的。那年我家建房,母亲又生病,父亲让我辍学在家照顾母亲。母亲患的是产后热,乡村里缺医少药,她不久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23.
山西灵石资寿寺现保存有古代彩塑100余身,受自然和历史人为因素的影响,寺内很多塑像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病害问题.通过对资寿寺环境监测调查,综合多种分析方法对资寿寺彩塑主要病害进行现状评估和病害成因解析,为彩塑文物的进一步保护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室内和外墙中的湿缓冲效应对外墙最佳保温层厚度的影响,提高夏热冬冷地区外墙最佳保温层厚度的预测精度。创新点:1.通过结合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和室内热湿环境模型,构建考虑室内湿缓冲效应的最佳保温层厚度优化方法;2.获得室内湿缓冲对最佳保温层厚度的影响规律及与外墙湿缓冲的对抗关系。方法:1.通过理论分析,构建水分从室外环境转移至室内环境时的外墙能量负荷,并得到最佳保温层厚度的优化方法(图1);2.通过案例研究,得到气密性和室内热源对最佳保温层厚度的影响(图6);3.通过优化方法间的对比,探讨室内湿缓冲和外墙湿缓冲对最佳保温层厚度的影响。结论:1.室内湿缓冲效应对最佳保温层厚度的影响是围护结构外墙中湿缓冲效应的2.54倍,而且这两种湿缓冲效应对最佳保温厚度的贡献相反。2.在每小时换气一次(1 ACH)和100%正常热源条件下,南墙的最佳保温厚度可能被高估了2.13%~3.59%,而单面墙的年能量负荷可能被低估了10.10%~11.44%;在同属夏热冬冷地区的不同城市中,外墙湿缓冲的影响差异较大。3.气密性的降低和室内热源的增加会导致最佳保温厚度的轻微降低。  相似文献   
25.
“野马镇”是李约热著称于文坛的一道文学景观,其围绕边地风情、地域特色等诸多论述,已形成了颇具标签性的“野马镇研究”。本文则试图进一步扩展研究的维度,从城乡参照的视角分析作为文学形象的“野马镇”是如何生成的。其独特的形象性格其实是在城乡之间的反复对照之中逐层刻显、打磨出来的。这个塑造过程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通过城乡融合的失败来反映“野马镇”的闭塞特征;其次,在信息壁垒被打破的新语境中,“野马镇”主动向城市“突围”的艰难过程;最后,“城镇化”进程令“野马镇”进一步接纳了城市文化,地域性特征逐渐消退,社会性特征逐渐加强。而伴随这个演进过程,李约热的创作也开启了从书写特色文化到对接社会热点问题的转型。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从我国能源发展绿色走向的战略高度出发,分析了加快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步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7.
针对市场上现有的智能马桶存在冲洗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设计出一款伸缩杆智能可控的智能马桶。该设计首次提出:将安装在伸缩杆上的热释电红外阵列传感器作为主传感器,通过STM32单片机读取传感器返回的二维矩阵数据表,根据温度越高红外辐射越强、热释电红外阵列传感器返回数值越大的原理,来判断确定人体肛门的位置;由单片机控制产生合适的PWM波信号来控制电机的精确伸缩,以实现其自动定位清洁,同时具有精准判断使用者如厕状态等功能。该设备工作性能稳定高效、结构简单、成本可控。  相似文献   
28.
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热力学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发电机试验。对4.2 L柴油发动机分别搭载可发电涡轮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原机时发动机产生的尾气能量、增压器回收利用的能量进行了测试。发现增压器的能量回收率随发动机转速和增压器转速的变化而变化,以及对发动机系统总功率和发动机本身的功率、扭矩、油耗的影响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相比涡轮增压器原机,可发电涡轮增压器能量回收率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有所降低,低转速时降低多,高转速时降低少,随增压器转速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提升;发动机本身的性能在发动机低转速时降低较多,高转速时降低较少;发动机系统总功率在发动机高转速时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历史的梳理,发现大学附属学校发展经历了大学单方行为、政府介入以及政府驱动下的多方合作三个主要阶段,从“亲子关系”到“契约合作关系”的转变成为大学附属学校扩张的基础。在大学的天然光环、大学附属学校办学成效、政策支持以及多方需求的共同助推下,大学附属学校呈现出明显的办学热现象,突出表现为数量激增且广泛分布、多元主体参与办学以及合作模式的多样化。随办学热现象共生的真假大学附属学校问题、附属学校办学与区域教育生态问题、大学附属学校办学的利益输入问题、大学支持附属学校发展的实效性问题以及大学附属学校办学评价等问题也亟待反思。  相似文献   
30.
在将气体热交换器、吸收器和蒸发器视为一个整体的简化基础上,对复合机中的主要设备——扩散吸收式制冷机建立了平衡状态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性能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为满足较低蒸发温度的要求,复合机所采用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冷凝温度、吸收温度和发生终了温度.通过对性能影响因素如冷凝温度、吸收温度、发生温度、溶液热交换器效率、溶液循环倍率等的分析,结合利用太阳能的设备条件,确定复合机的合适运行温度为:蒸发温度-20--15℃、冷凝温度和吸收温度25-30℃、发生终了温度80-95℃,其对应的制冷性能系数(COP)在0.11—0.55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