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0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10561篇
科学研究   912篇
各国文化   164篇
体育   676篇
综合类   810篇
文化理论   101篇
信息传播   204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514篇
  2014年   1138篇
  2013年   1021篇
  2012年   1241篇
  2011年   1245篇
  2010年   1252篇
  2009年   1148篇
  2008年   1369篇
  2007年   1082篇
  2006年   791篇
  2005年   663篇
  2004年   696篇
  2003年   527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论女性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国文学初始 ,就有“女性写作”。虽然这种写作被称为是“第二性”的 ,但却是女性文学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一个胚胎型或幼婴型的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创作 ,成为中国女性文学的真正源头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女性作家群的集体突击 ,整体性地完成了中国女性文学的奠基工程 ,并成为女性文学的第一座高峰。 2 0世纪的 80年代 ,是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二个高峰 ;而 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完成了臻于成熟的多元发展 :其表现 ,一是文本的多样化 ,二是理论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62.
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作家以自足、完备的艺术形态,展示出共性与个性兼备的开放型的文本风貌;亲和的平民生活、无奈的真实人生、历史的情感探索。她们的小说创作或平视芸芸人生,在一种冷静的观察体验中凸现出真切感和真挚感,融入自己对人类的悲悯胸怀;或在无用于世的现实中,以世俗化的、嬉笑怒骂皆由人的姿态回避对尴尬人生的评判;或穿越历史的隧道,追踪并重现女性对真爱和理想的探索足迹、心路历程,从女性角度重新解读历史,寻求其中的答案。  相似文献   
63.
对中青年女性大众健美操健身健美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对参加三个月以上的大众健美操运动的102名中青年女性进行身体形态、肌力和机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大众健美操是一项多功能,价值高,深受广大中青年女性喜爱的项目,长期进行此项运动,可使身体形态发生改变,肌力增强,器官机能提高,保持健美的体型,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64.
文章旨在分析目前家庭暴力出现的新特点,探究其存在的深层根源,建立法律、社会等多层次多机构的社会支持体系,以给妇女更具体、更全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65.
陈昉  马春霞 《大观周刊》2006,(34):18-19
“名媛也疯狂”先声夺人俏春城,活动咨询热线接到烫手,很多本土时尚女士都想尽办法能够获得一张本次活动的入场券,不光是为了秀出自我,更多的则希望体验一种颠覆式PARTY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66.
徐霞 《编辑之友》1996,(1):16-17
女作者心态与传统文化徐霞【乌鲁木齐】研究作者心理活动及其规律,将有助于增强编辑工作的针对性、目的性。本文试图就女作者心态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一探讨。一当今,在女作者群中已涌现出一批佼佼者,她们雄心勃勃,百折不回,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自强精神。她们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7.
虞澍 《东南传播》2022,(9):137-140
2018年以来,情感观察类她综艺在国内大行其道,其涉及多种话题,包括恋爱、婚姻、亲子等。但随着该综艺类型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半熟恋人》《再见爱人》等聚焦于“大龄系”情感观察类她综艺以其细分化独特优势收获无数关注。内容建构、叙事与解码建构、资本建构三方面是该类综艺中大龄女性形象的塑造的基本建构路径,其呈现出外在标准化、内在分裂化的女性形象,这种形象依然符合传统性别观念下女性形象的塑造,是男性“凝视”下的产物,是以资本为背后推手的标签化的女性规范式形象。  相似文献   
68.
穆宇婷 《东南传播》2022,(6):118-121
影视剧中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一直经历着深刻的历史流变,这类变化既是现实生活中作为社会人的男性和女性相互心理期待的结果,也是影视剧中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双重镜像的结果。在数字时代,男女的影视形象与现实中的男性和女性之间发生的虚拟的情感互动愈加现实化,这既体现为现实中性别权力关系转变的逻辑,也体现出当前影视剧创作中两性形象关系趋向“逆转”的一般规律,女性自我也因现实和影视的双重镜像的作用而发生变化,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9.
作为女性知识分子中的特殊群体,女记者在今天日益兴盛的媒介文化潮流中,敢与男性并驾齐驱,各领风骚,以敏锐、温柔、知性和巨大的同情心观察世界,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70.
从首届现代奥运会完全是男性的舞台,到如今男女运动员在奥运赛场的平分秋色,百余年之间,女性为获取这样的权利做出了不懈的斗争.现在,女性成为了奥运赛场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