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1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41.
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①此诗在唐代即入乐歌唱,名《渭城曲》,又名《阳关曲》、《阳关三叠》。元二:作者的友人。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②渑(yi):湿润。③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自古与玉门关同为出塞必经之地。因在玉门关之南,故称阳关。  相似文献   
142.
好问的诗学观与文章观迥然不同。对于文章,他追求一种"中和"气质,强调敦厚之义与含蓄之美;对于诗歌,他则追求豪爽奔放的气质,强调真情流露与慷慨悲歌。元好问的诗歌创作明显优于文章创作。在《秋望赋》一文中,元好问摒弃了温婉中和的文章观,十分精巧地将他特有的诗歌观念融入其中,极大地提升了这篇赋的艺术境界,使其成为金赋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43.
压卷     
"压卷"一词,即"最佳之作"。权威的工具书,均作如是解,如《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这自是无疑义的。但是,此词尚别有一义,即"第一篇",则还不见有拈出的。所以有时候,即令是文史专家,也有因不明其义而误用的。如陶敏、李一飞合著的《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提及元好问编的《唐诗鼓吹》说:"首列柳宗元、刘禹锡、许浑,而以南唐入宋之徐铉压卷。"(中华书局2001年版,127  相似文献   
144.
李桂凤 《考试周刊》2012,(20):83-84
本文从"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想方设法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敢问’;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好问’;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5.
在学校开设的国学经典课上,我接触到了《论语》。其中有一段话使我深有感触。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勤学好问。学问是要自己用心去学的,有了学问但没有用心思考,就会迷惑,就不能领会,就不能有所发现。人要有思想,也要有学问,两者必须  相似文献   
146.
金元之际的"一代宗匠"元好问与名列宋末四大家的蒋捷分别是由金入元和由南宋入元的著名词人。他们的生命意识里都有着强烈的隐逸情怀,然而由于时代背景、成长经历、隐逸思想渊源等方面的差异,两人在对待"隐逸"上又有着不同方式和态度,他们以不同的隐逸方式完成了人格上的自我超越和完满,对后世文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7.
金元易代对北方文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面对斯文沦丧的现状,元好问以拯救斯文、传承文化为中心,展开了一系列的文学文化活动。以时间为线索,这些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围城、羁押山东时期;归乡隐居时期;晚年奔波时期。元好问的这些活动不但有保存文献、培养后学、树立北方诗文典范的作用,而且还奠定了元代文坛的基础,因此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8.
文章通过对于元好问书刻作品的考释辨析,进一步厘清元好问书法观嬗变的脉络。从而得出元好问就是金元之际书学倡导复古的先行者的结论。郝经延续着这个脉络继续强调复古,源头也是可以追溯到元好问,这样元好问的在书学史上的意义就立刻凸显出来了。  相似文献   
149.
好问《论诗三十首》的接受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自金元至明代一直鲜为人知,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至清初则大放异彩,成为文人选评、阐释、仿效的热点.究其原因,当与时代风气、文坛盟主推赏以及《论诗三十首》具有丰富的诗学思想和极高的理论价值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0.
目前的学生不会质疑,不能说是学生"笨",而教师在讲授的时候是否给了学生这样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问"为什么"。有些老师设疑的本领可以达到天衣无缝、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样主导的是老师,学生却总是像被什么牵着似的。为人师者,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呢?做为职业教育者更应该从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主动学。让其从实践中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想象力、进取心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