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2篇
教育   173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针对备受社会关注的独立学院学位授予资格问题,教育部日前召开的全国独立学院工作会议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教育部负责人表示。今后独立学院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而对独立学院现有在校学生学位授予则实行“老人老办法”.  相似文献   
192.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期的一位禅师。一位学士自认为对禅的领悟已经到了很高深的境界,于是,某日前来向南隐禅师请教禅机。南隐禅师给来客沏好茶斟上,当茶水倒满时,仍然没有停手。学士看到茶溢出来,忍不住说:杯子已经满了,不能再添了。  相似文献   
193.
母爱的奇迹     
《陕西教育》2005,(11):24-25
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一位身穿学士袍、头戴学士帽的少女激动地从校长手中接过学士学位证书。然后,她跑到一位中年妇女的面前,与她紧紧拥抱在一起。那中年妇女眼里充满了泪花.颤抖地说:“母亲真为你感到骄傲!”——这本是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很普遍的情景。然而.你也许无法相信.这对母女却曾是一对流浪女.在她们成功的背后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194.
王恒的履历表很简单。男,汉族,现年39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安徽省特级教师。1999年11月参加工作,任教于淮北市相山区土楼小学。王恒的履历很不简单。2012年8月,深知新疆皮山更需要老师的王恒毅然选择了援疆支教。2016年5月,王恒又被国侨办外派到菲律宾侨中学院从事华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5.
经济衰退和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明码标价竞争,使大学生们感觉上当受骗,他们毕业时往往负债累累,就业前景却并未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6.
叹坡仙奎宿煌煌,俊赏苏杭,谈笑琼黄。月冷乌台,风清赤壁,荣辱俱忘。侍玉皇金莲夜光,醉朝云翠袖春香。半世疏狂,一笔龙蛇,千古文章。——鲜于必仁《折桂令·苏学士》最先打动我的苏轼作品,不是他的词,而是字。四幅大字  相似文献   
197.
唐燕 《辅导员》2010,(7):13-15
清明时节,桃红柳绿,万物生机勃发。而清明扫墓的凄凉,很容易便让人联想到生死,可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却从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进而又想到了人生的价值,并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这样的感叹: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要死去,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作品与注释见本期“开卷语”)  相似文献   
198.
隋代秘书省相关问题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代秘书省是我国历代发展最为完备、职权最为广大的秘书机构,文章详细考察了隋代秘书省的机构发展变化、秘书内外省、秘书学士著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9.
大师之大     
朱晖 《教师博览》2009,(11):17-17
最早发现并引荐陈寅恪这匹“千里马”的,是梁启超。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曹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曹一听,十分震惊,这才同意聘请陈寅恪。  相似文献   
200.
大约15年前,市场经济的浪潮拍击着理想的堤岸,于是,诗人扔掉了桂冠,学者丢下了钢笔,歌者放下了麦克……时称“全民下海”。 此后,在理想失落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人把美好的兴趣深藏心底,只在某一时刻掏出来擦拭一番,炫耀片刻。更多的时候,要披挂另外的行头,在拥挤的人群里,进进出出,热热闹闹。 而15年来,我们看到,那些扔掉诗歌桂冠的人们还怀揣烫有诗人头衔的名片,那些曾经想做学问但怕饿死的人,在奔往小康的路上还把目光瞥向学问。 他们成了满手铜臭的诗人,成了为了钞票的歌者,成了不纯粹的学者,在两种不搭调的生活里奔突,在两种不相关的语言环境里大脑短路般失语。 他们的两张名片:一张写着理想,一张写着物质;一张信誓旦旦,一张臭迹斑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