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690篇
科学研究   1074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158篇
综合类   50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549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全国新书目》2010,(10):116-117
天文学简史,神奇的太空,神秘的宇宙,太阳和月亮出没时刻表  相似文献   
152.
高中地理开篇《宇宙中的地球》难度较大,问题在于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断层,为突破本章的教与学,可借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补充必要的数学、物理等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3.
《中小学德育》2012,(12):68-72
赏识期望法:让孩子对未来充满憧憬赏识,就是给孩子以欣赏、赞扬;期望,指给孩子提出希望与目标。赏识期望法,指通过对孩子的赏识与期望,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达成目标而努力。故事分享:空间和时间都是圆2007年"五一"期间,孩子俩说,发现了宇宙的秘密。杲杲说:"宇宙由无限空间和无限时间组成,我们原来想不通...  相似文献   
154.
数星星     
  相似文献   
155.
烽烟迷宇宙, 此去复何之? 客里难为别, 相期会有时. 以上是郁达夫送别奥地利犹太画家和雕刻家杜迪希(Karl Duldig,1902-1986)时写的诗句.郁达夫从未到过奥地利,杜迪希也从未到过中国,两人怎会相识、分别的呢?  相似文献   
156.
董仲舒从自然,神性、人伦等方面论述了天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他的一种独特的定宙模式。在这一定宙中,天、人乃至万物都是同源同类,它们以气中为中介,人循在应人事,相互感应,形成了从天地自然到人伦世事的一个完整世界。  相似文献   
157.
在现代文学期刊界,"论语派"的刊物是一个奇迹.仅就销量来说,《论语》长期超过三万份;《宇宙风》创办不久销量即达四万五千份,仅次于《生活》周刊和《东方杂志》,名列全国第三;后期的翻译杂志《西风》,也平均"销售超过两万份".  相似文献   
158.
当一本书遇到读者时,这本书就诞生了。也有人认为,在计划阶段书就诞生了。从一般的概念上说,从制造部门出来的成品书,就是书的诞生。不过即使成品书经过流通部门到了书店,但还没人购买,那么这本书就没有完成它本身的使命,它将成为返回品,或者变成废纸,或者变成粉粹厂的纸料。因此,出版的书必须有读者购买,才是出版界最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9.
【目的】当元宇宙与媒介侵权相联系时,除了要对现有技术水平展开想象,也要对未来侵权的范围展开思考。虚拟人格在未来会和现实中的人一样成为元宇宙空间中媒介伦理的核心。【方法】研究通过对虚拟人及其人格权、元宇宙的核心和伦理核心、虚拟人格在元宇宙可能会受到的侵权情形展开分析与想象。【结果】提出在未来对虚拟人格的认定要基于可追溯与不可追溯两方面。【结论】重新审视虚拟人在元宇宙空间的权利范围及大小,同时重视对虚拟人格的生产资料保护等。  相似文献   
160.
元宇宙视域下网络舆论传播存在跨时空性、虚实互补性两大特征,提供了具身传播、沉浸式体验和认知改变的可能性;闭环循环的传播机制,具有开放、交融、累加三种特征。在此传播过程中仍存在着舆论主体的非理性、对人物类舆论客体的隐私侵犯、舆论信息冗杂、公共传播资源浪费、深化刻板印象与偏见的潜在风险,值得未来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