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7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凌传昌 《知识窗》2008,(9):59-59
【案例】肖大妈与多数老年人一样,没事时喜欢聊天、打麻将,日子过得快乐自在。一天,肖大妈和几个老姐妹聚在一起天南地北地闲聊,谈到离婚时应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时,其中有人问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实行了存款实名制,那么是不是用谁的名字存款,这钱不论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还是离婚时都归他个人所有?肖大妈一听,心里就慌了,  相似文献   
52.
张旺 《网络传播》2010,(4):50-51
在国外,韩国是最早提出网络实名制的国家。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先后出台法规政策推行网络用户实名制,执行新的严格立法以全面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3.
腐败与反腐败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一个良好的制度能够有效地防治腐败的滋生与蔓延,这已经是形成共识的一项应对腐败的措施。由财产个人申报制度进而过渡到金融实名制并参考国际经验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将是未来反腐败措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4.
《青年记者》2008,(5):74
根据美国Google(谷歌)公司相关博客透露,谷歌已经对搜索广告Adwords政策进行了修改,开始推行网址的“实名制”,即广告中的网址必须和网站的真实网址保持一致,不得转引用户。  相似文献   
55.
冯晓光  王珊 《传媒》2008,(5):56-58
2008年1月,价值中国CEO林永青和北京仲裁委顾问高宏道律师向人大相关立法部门提交了网络实名制立法建议书.  相似文献   
56.
本文分别从网络政治问题、网络经济问题、网络文化问题这三个方面来描述中国网络社会的现状,指出网络社会问题的源头,认为在中国推行网络实名制具有可行性。并结合推行网络实名制的意义,以及实施实名制的客观需求,对比同属亚洲文化圈的韩国、新加坡的实名制实施情况,分别从法律,实名制的起因、背景与实施措施,技术条件和具体管理措施四个方面对网络实名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7.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四年磨一剑的中国最高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如今已走入了它的第八次轮回,岁月与时代的变迁,让这个迈入而立之年的老奖项开始面临转型。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介绍,本届茅奖评奖条例的修改,主要  相似文献   
58.
秦兴梅 《青年记者》2009,(16):95-96
2009年7月初,网友们在“杭州人大网”上看到了这样的回应:最新实施的《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被误读,该条例根本不是要搞网络实名制。  相似文献   
59.
当校园SNS照进现实——校内网的人际传播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NS是Web2.0应用的典型模式之一,而人际传播是SNS最主要的传播形态。本研究以校内网注册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所高校的校内网用户网络调查搜集的多项数据,结合7W传播模式,从传者、内容、媒介、受者、效果、动机、情境七个方面分析校园SNS的传播特征。通过与博客等媒介的比较,归纳出传者的自组织性及去中心化、以隐私性和自主性为前提的高分享度微内容传播、传播符号的多元化、对象群体的同龄化及指定性、传播主体的交互性、真实性和社会性的回归、动机的目的性、直接性和非功利性等校内网的传播特征。参照使用与满足、弱连带优势等理论,探讨在实名制规则下校园SNS的人际传播与受者需求、个人形象、性别、物理世界的人际关系等的交互关系。并结合建设和谐校园的新形势,展望校园SNS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0.
进入3G时代,手机用户接受程度已取代技术成为制约手机广告业务大规模开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基于手机用户立场,将人文关怀的思想融入现代广告文化学之中,强调在手机广告传播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力求为手机用户构筑一个和谐的消费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