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789篇
科学研究   154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228篇
文化理论   174篇
信息传播   37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审计作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必将受知识经济的影响。为此,我们应采取有效的对策,以促进审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2.
CPA独立审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对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提高审计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强职业道德意识等十一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3.
知识审计是知识管理领域的又一个新的课题,即是在组织中建立一个实质且有效的知识及知识管理评估考核的机制,以便能帮助组织了解自身知识状况并控制及定期审视、评估知识管理的执行情况,以提升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成效.在此前提下再完成知识的保存、检索、利用、分享、创新等活动,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文章首先系统介绍了知识审计的含义、研究对象、研究流程以及研究方法等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尤其针对知识审计的方法重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并选取了某建筑科学研究院作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知识审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首先介绍信息审计的内涵,指出企业内联网信息审计的必要性、具体审计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企业内联网信息审计的基本模型,把内联网中信息产生、传递和利用流程的评价划分为计划制定、信息收集、信息分析、评估与建议、问题交流和实施改进6个阶段,并详细论述该模型各阶段的基本任务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基于电子政务的“审计文献资料库”建设的意义及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26.
杜彦 《兰台内外》2006,(3):23-23
审计署长春特派办借乔近新办公大楼之机,强化档案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注重档案的基础工作建设,配备了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重新整理了文书档案、审计档  相似文献   
27.
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相应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本文分析了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提出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8.
杜军 《中国档案》2006,(3):68-68
最近,笔者对部分企业审计调查中发现,原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撤销、解散、关闭后,会计档案保管情况令人担忧,灭失问题相当严重。有的企业会计档案已丧失殆尽,有的企业会计档案残缺不全。  相似文献   
29.
我国审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国家经济宏观调控和廉政建设,维护经济秩序,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均使我国更快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为了更好地适应并跟上时代的步伐,审计机关必须加快审计创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构建电子政务平台,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才能全面提升审计工作层次,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对审计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30.
边长勇 《新闻传播》2004,(11):55-56
舆论监督易惹新闻官司。新闻官司让很多记者和新闻单位叫苦不迭,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取证。一旦发生官司,记者和新闻单位必须取证调查,但部分证据在事后就很难收集甚至是不可能再被收集,结果因此而败诉。那么,怎样应对新闻官司呢?笔者以为,在采访中记者树立证据提取意识是一个更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