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12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金动态     
国内第一只中盘指数基金——易方达上证中盘ETF及其联接基金,昨日起开始公开发售。这是上交所携手易方达今年重点打造的指数基金。据易方达介绍,这将是中盘指数唯一的ETF基金,也是易方达今年唯一的一只指数基金。上  相似文献   
42.
崔鹤同 《下一代》2010,(4):21-21
富兰克林刚刚懂事的时候,就让父亲教他认字。5岁时,他就能看书了。从此,一见到书,他就抓过来读。  相似文献   
43.
话语     
《河南教育》2010,(5):3-3
没有一个国家,不管多么富裕,可以承受对人力资源的浪费。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这句名言,镌刻在华盛顿市内罗斯福纪念广场的石墙上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我们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追求的金钱是我们成为奴隶的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44.
《英语沙龙》2010,(6):35-35
“英里里程”是本·富兰克林关于殖民地联邦想法的组成部分。一个统一的殖民地议会如何说服其成员千里迢迢来赴会呢?他们如何因不同的旅行距离而得到公正补偿呢?富兰克林务实的解决办法是使用英里里程,即按每英里旅程支付一定数额的钱。这一想法在他脑子里肯定已存在了至少一年。  相似文献   
45.
李忠东 《初中生》2009,(5):58-59
1752年7月一个闷热的黄昏,美国费城郊外乌云密布,雷鸣电闪。就在暴雨将至时,一个中年男子领着儿子向旷野急速走去。父亲举着一只丝绸风筝,儿子手里紧握一卷放飞风筝的麻线。他们选择迎风的方向,奔跑着放飞了风筝。  相似文献   
46.
记得低头     
朱其荣  王萍 《班主任》2004,(11):42-43
新华日报箴言栏刊登一则小故事"记得低头":美国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富兰克林拜访一位前辈,当他从小门进入时,因为门框过于低矮,他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出来迎接的前辈笑着对富兰克林说:"很疼吧,可是,这应该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的收获.你要记住,要想平安地活在人世间,你就必须时时记住学会低头."  相似文献   
47.
郭威 《初中生》2012,(13):40-42
正科学家的幽默故事,几经流传之后往往走样,甚至有些还是后人编出来的。但这些故事至少告诉我们——科学并不那么枯燥,科学家也不是那么古板。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避  相似文献   
48.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但他小时候却没有好的学习条件。12岁辍学后,他便进入一家印刷厂当学徒。不久富兰克林就对写作萌生了强烈的兴趣。这个时候正好《新英格兰周报》在该厂印刷,他便想拜一位报社的资深编辑为师。经打听,富兰克林得知有位叫费恩的老编辑博学多才,便决心拜他为师。费恩考虑半天决定收下这个学生,同时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富兰克林遇到没有把握的字词,必须首先自己查字典,遇到不懂的写作知识,也必须自己提前翻阅书籍。只有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可以请教老师。富兰克林严格遵守老师的要求。他每天坚持写文章,每次交稿前反复推敲,甚至翻烂了几本字典和教材。几年  相似文献   
49.
黄耀国 《成才之路》2012,(8):97-I0014
正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人的一生,不知要和多少人打交道,要想成功,首先得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而在交际的环节中能否做到慎微,直接关系着交往最后的成败。  相似文献   
50.
杨雁 《海外英语》2012,(20):211-212
18世纪美国理性主义倾向崇尚乐观、积极与人道主义。作为美国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富兰克林与潘恩尊崇自然神,致力于追求道德实践。富兰克林不认同约伯的遇事怨艾及其怀疑论的神学与哲学内涵,相信神的仁慈之心必将佑福美国民众与社会。潘恩在批驳《圣经》的同时,却对《约伯记》的科学性推崇有加。富兰克林与潘恩对《约伯记》的个性解读,透显出美国启蒙思想活跃、务实,追求理性与现实体验的本质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