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1053篇
科学研究   335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18篇
综合类   64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程景云 《收藏》2008,(7):102-102
北京某女上喜藏铜墨盒,近有幸得现,其中两方颇有意思。  相似文献   
992.
闲人 《收藏》2008,(11):137-137
拙文《明宣德铜胎珐琅彩漆器》一文刊《收藏》2007年7期。由于文章写于一年半之前,研究得不够深入,现作补充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约翰 《网球天地》2009,(12):63-63
2009年中国网球人奖赛颁奖晚宴上,“汤姆与麦克风”的故事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表演者汤姆·麦卡锡手拿麦克风,激情洋溢地演说自己的网球理念和理想,堪称老外版“铁齿铜牙”。  相似文献   
994.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从理论上讲应该是NO,实验现象应为生成无色气体,在试管口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但传统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直接在试管中进行,实验操作中气体往往在液面上就变色,即使可用排水法收集到无色的NO,也无说服力,因为收集到的NO气体有可能由NO,与H20反应生成的。实验现象与理论无法吻合,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这一实验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995.
报道一种新的四羧基桥联桨轮状二铜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表征 .该配合物属于 P1空间群 ,其晶胞参数为 a=12 .65 2 (3 ) ,b=18.983 (4) ,c=9.10 2 (3 ) ,α=97.2 6(2 )°,β=10 7.3 8(2 )°,γ=10 2 .2 2 (2 )°.研究结果表明 ,在该配合物中轴向配位位置被硝酸根离子占据 .而轴向硝酸根离子上对 Cu2 的配位显著增加了 Cu… Cu间的距离 (2 .73 8 )  相似文献   
996.
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中铜与硝酸反应演示实验 ,是直接将铜片浸入硝酸中 ,这样的操作污染环境 ,教室内飘散着刺激性NO2气体 ,实在无法时 ,教师只得将试管拿到教室外。为克服弊端 ,我以此实验操作做了改进。取一支干燥管 (指定粗端为进口管 ,小端为出口管 ) ,从容器底到出口管量取 1cm长 ,用小砂轮在 1cm处沿管旋转二周 ,手戴布手套 ,双手握痕迹两边轻折 ,将折断后干燥管横截面放在酒精灯焰上灼烧至红热 ,然后冷却。 (见图 1)图 1  往改造后的干燥管内加入一块铜片 ,在进口管塞上带有 3cm长玻璃导管的皮塞 ,另取 3个 10 0ml的小烧…  相似文献   
997.
以富马酸和十二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富马酸双十二酯。运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及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探讨了铜与氧的反应,提出了铜与氧的反应产物除有CuO外,还应有Cu2O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9.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1_萘乙酸和甲醇直接酯化合成 1_萘乙酸甲酯的优化反应条件 :催化剂用量为原料的 6 % ,醇酸摩尔比为 16 :1,回流反应 5d ,酯收率达80 % .  相似文献   
1000.
胡文军 《科技通报》1999,15(2):109-114
现行铜铝过渡板是由铜板和铝板通过对焊连接,存在耗铜量大、使用性能差及制造工艺复杂等问题。本文将现行产品改为一端面覆铜(1 ̄2nm厚)的铜铝过渡板,具有能满足导电要求,克服接头处易断裂的缺陷以及耗铜量仅为现行产品10% ̄20%(重量)等优点。这种新的电力金具采用平行布置爆炸焊接生产,其电气性能(如接触电阻、温升)符合国标GB2137-85及GB2314-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