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0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柔和的阳光暖洋洋地洒进小小的病室,绿色的藤蔓爬上窗台,探头探脑地打量着伦敦儿童医院病房里的7个孩子。这7个小病人,除伊丽莎白外,全都患了不治之症。  相似文献   
62.
尹思 《柳州师专学报》2015,(2):30-33,29
古代汉语中的"寻常"分别是类义并列复音词和同义并列复音词,两者是同形词。类义并列复音词"寻常"的初始义是"短或小(的事物)",同时产生相反义位"长或多(的事物)"。这两个义位均于明代消亡。南北朝时期,"寻"和"常"同义联合构成同义并列复音词"寻常",初始义是"经常、平时",随后因果引申产生"平常、普通"义。"平常、普通"义最终发展为今天"寻常"一词的唯一义位。  相似文献   
63.
严洁 《生物学教学》2001,26(7):14-15
教育如何肩负起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这一特殊的使命,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并大胆实践的。在生物学教学中,笔者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如对“酶”的教学,把它作为一个课题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教学,使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了更深的体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也非同寻常。本文以“酶”的教学说明之。  相似文献   
64.
本认真关注张弓先生关于“寻常词语艺术化”论述中概念与概念、概念与例句的矛盾,概要分析三十多年来该课题研究步履艰难的原因,并指出后学们的拓展已偏离了命题的核心-“艺术化”。“寻常词语艺术化”应该是与修辞方式(辞格)并行的修辞手段,二在“取得艺术效果”上表现出一定的共性,而前利用词语的常义、常用搭配取得艺术效果,具有个性化特点,又与后词语运用的变异性,具有普遍性特点差异显。  相似文献   
65.
66.
《江西教育》2012,(17):50
语文是最简单的,却又是最丰富的;语文是最寻常的,却又是最奇丽的。一滴露、一弯月、一句话、一首诗都可以是语文。语文,是书本上的字字句句;语文,也是你我身边的点点滴滴。教语文,不容易,但其中的"道"却朴实简单:为了不教而教!所以,课堂内外,我引领着孩子们  相似文献   
67.
淀粉SOS无所不能的QQ达人小朵姐姐,我每次更新自己的QQ空间都要先启动浏览器,然后再进入自己的QQ空间,无形之中浪费了我不少的宝贵时间啊!能不能给俺指一条快捷途径啊?鱼小朵:这……还真是个大问题啊!那让我看看我的百宝箱吧!嘻嘻,有了这个QQ自身携带的"QQ空间编辑器"宝贝就可以让我们踏上QQ空间更新的高速路。  相似文献   
68.
茶香一味     
得半日闲,吃一杯茶,算是自己给自己最大的犒赏。平素饮茶只为解渴,不拘茶品,大多限于寻常炒青绿茶,只在玻璃杯里放上一撮,粗细浓淡皆可随意。喝了十多年茶,不算茶客却濡染了几分茶瘾。新茶在手,才知自己也是满心贪婪的俗人,逃不过那一分翠二分香三分醉的诱惑。得了茶的片刻,心痒得像猫抓一样,定要搭台布式大动一番干戈。  相似文献   
69.
石莉 《中文自修》2012,(10):22-25
记叙文是一切写作之本,所以,高一年级的学生仍然需要写记叙文——复杂记叙文。写什么?怎么写?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写文章首先要有"活生生的一腔积蓄",古人所谓"眼处心生句自神"。边走边看,一道道风景线天天不一样:学校周边的环境,行迹匆匆的路人,小区的黑板报,学校的画廊……只要留心,"无一事不可入诗",无一人没有特点。袁枚所谓"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至于怎么写?鲁迅先生说过,不要相信小说作法一类的书,凡有定评的作品就告诉你怎样写。所以有时候读读范文要比讲"怎样写好文章"更有用。  相似文献   
70.
美国魔鬼塔     
在美国怀俄明州东北角的一片几乎平坦的土地上,不寻常地矗立一块巨石,傲视着周围的大地。它是大地的王者,印地安人的圣地,美国第一个国家纪念地,它就是魔鬼塔。这座耸立在一片黄松林与草原当中的巨石高达386米,犹如如擎天一柱,气势惊人。在印第安人的传说中,魔鬼塔是"熊的居所",大概是因为围绕着魔鬼塔上有如被熊爪爬过的痕迹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