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14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2014年伊始,印度尼西亚两座火山相继喷发,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你知不知道,在浩瀚海洋的底部,也有着和陆地上同样的火山呢?而它们的存在却成为了深海生物存活的条件,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现在蒙蒙就带大家潜入海洋更深处去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62.
目前,中学地理教学中缺乏立体、动态的模型用于演示火山喷发,只能通过一些二维的图像、flash动画或文字叙述来解释其过程。即便是实体演示模型,也主要是静态的火山结构模型,仅能展示火山的内部结构,不能动态地演示火山喷发过程中岩浆的运动状态。为此,制作一个可以清晰展示火山活动过程的动态模型非常有价值。通过动态演示模型,可以让观摩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和学习火山喷发的过程,加深对火山结构、喷发原  相似文献   
63.
Pandappa矿区位于南澳州阿德莱德重要金矿成矿带上,金赋存于受拉扭性破碎带控制的铁质石英脉中,该破碎带呈NE方向展布,剪切主断层。金多沿背斜侧翼展布,矿脉形态复杂多样,脉宽一般10~30cm。受构造裂隙、成矿热液运移和围岩等因素制约。由于受褶皱和断裂影响,石英脉多已破碎,脉体中小裂隙发育。笔者认为该矿床属于与多期构造——热液作用有关的外生中温热液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祁门县鲍沅铜矿地质、地化特征,通过对其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的认识和分析,认为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岩浆活动控制,指出其为热液型铜矿床,有利于推动矿区及外围勘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65.
南东段矿体多为脉状,主要赋存在下元古界兴东群大马河组矽卡岩层内,矿石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浸染状金矿石,次为角砾岩型浸染状金矿石;分早晚两期成矿。早期为元古代混合岩化热液成矿,成矿热液的基本特点为富砷亏硫,温度较高,形成混合岩化热液型金矿体;晚期为燕山期再生岩浆热液叠加在早期矿体之上,使早期矿体变富。矿床成因暂定为再生岩浆热液叠加的混合岩化热液型。  相似文献   
66.
结合实际,谈谈岩浆热液矿床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67.
陆地板块的分离、移动既是地球膨胀演化的结果、又是地球膨胀宏观最好证明。全球陆地板缺、半岛朝向几乎一致指向南方、确实生动展现了南北半球膨胀的不对称性而导致了压力较大北半球陆地向压力相对较轻海洋面积较大的南半球移动的地球板缺演化密码。  相似文献   
68.
为了更好地指导矿井采掘工作,随着采掘巷道施工及时观测煤层厚度,探查煤层厚度的变化,根据勘探钻孔见煤资料和已经揭露的煤层厚度,分析了影响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地质因素,为矿井合理布置采掘巷道和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9.
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底热液硫化物是继大洋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后的另一种新的海底金属矿产资源类型。海底热液硫化物主要为结晶矿物组分,富含Cu、Zn、Fe、Mn、Pb、Ba及Ag、Au、Co、Mo等金属和稀有金属,赋存水深数十米至3500m,且大量出现在2500m附近。与大洋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相比,虽然富钴结壳赋存水深和热液硫化物大体相当,但因其基本矿物组分皆为非晶质或隐晶质的Fe、Mn物质,冶炼工艺较为复杂。相比之下,热液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易于开采和冶炼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海底热液矿产资源的分布和赋存状况调查,经历了从偶然发现到有计划探测的不…  相似文献   
70.
岩浆结晶分离作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很早就有学者指出,地球内部生成的岩浆大多是玄武质岩浆,大多数花岗岩是由玄武岩结晶分离形成的.本文在考察了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制约因素、比较了不同性质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特征之后指出:玄武质岩浆可以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因为有与其相关的堆晶岩产出;安山质岩浆也可以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因为也有与其相关的堆晶岩产出.但是,花岗质岩浆似乎不大可能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因为,很少见到有与(富硅的)花岗质岩浆相伴的堆晶岩产出.花岗质岩浆之所以不大可能发生结晶分离作用的原因在于:(1)岩浆的黏性大,它不仅阻滞了矿物的结晶作用(使斜长石不能发育为自形晶),而且阻止了密度大的矿物(例如角闪石)下沉;(2)主要造岩矿物(例如斜长石)的密度与花岗质岩浆的密度相差无几,使结晶分离作用难以进行.本文详细考察了花岗质岩浆中斜长石的行为,指出在花岗质岩浆中斜长石结晶分离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文献中大量充斥的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的说法是依据什么呢?作者认为,文献中的许多说法可能主要是根据哈克图解得出的,而不是根据实际观察和理论研究得出的.作者认为,玄武岩和花岗岩不仅来源不同,成分不同,而且解释也不同.哈克图解中许多适合玄武岩的解释未必适合花岗岩.由于鲍文反应原理是结晶分离作用的理论基础,因此,文中也对鲍文反应原理进行了评述,并指出文献中存在的一些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例如,从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连续演化序列是不可能的;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是不科学的;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花岗岩不可能是玄武质岩浆结晶分离形成的等等.本文还以Ajaji et al.(1998)报道的摩洛哥Tanncherfi花岗岩为例,指出结晶分离作用的解释是不可能的.作者认为,花岗岩类的成分变化大,主要可能与源区组成、温度、压力、挥发分、部分熔融程度和过程、混合作用、岩浆分异及结晶分离作用有关.其中,源区组成可能是花岗岩多样性的最重要的原因,而结晶分离作用的影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本文认为,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对于花岗岩成因的意义已经被大大地夸大了,我们应当重新思考结晶分离作用对于花岗质岩浆的意义.由于花岗岩的极端复杂性,许多问题还得不到比较合理的解释,本文的认识只是初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