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小引]雨果说,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也说过,无论是巍峨的古城楼,还是荡满蛛网的旧庭阁,无形中都在述说乃至歌唱时间漫不可寻的变迁。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常常于潜移默化之中触击着人们的心灵,历经时代的变迁,而倾注成为一种表达思想文化的象征,甚至成为时代精神的标志。因此,建筑是历史和智慧的见证。感受中国人民的智慧,领略华夏文明的历史,就让我们在这美妙的建筑音乐中漫步吧![名家走笔]松堂游记朱自清去年夏天,我们和S君夫妇在松堂住了三日。难得这三日的闲,我们约好了什么事不管,只…  相似文献   
22.
《收藏界》2013,(6):126-126
4月28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民族文化宫主办;民族文化宫展览馆、中国嘉华(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收藏界》杂志社、国际中国书画家交流促进会、新华网收藏频道协办的题为“传承民族文化·描绘美丽中华”的名家后人笔墨菁华系列书画展在民族文化宫拉开序幕。首届邀请的是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的后人——书法艺术名家罗杨先生,现代国画巨匠陈少梅先生的后人——著名国画家陈长智、林庆萍伉俪,当日在民族文化宫展出他们的作品;同时展出一些罗哲文先生、陈少梅先生鲜为人知的文物资料及影像资料。罗杨先生、陈长智先生及林庆萍女士现场为来宾题字,留下墨宝。  相似文献   
23.
超高层建筑不必然代表现代化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建筑学家最根本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24.
2014年高考,全国18套语文试卷中,有5套考查了实用类文本.涉及人物传记、人物专访、通讯等。其中,广东卷考查的是人物专访,材料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对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的访谈。近年,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开展,现代文阅读部分已不再局限于单纯地考查散文或小说,材料样式变得日益丰富起来,这也要求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开阔眼界,学会欣赏和把握各种各样的文体。本期,我们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媒体记者对艺术家陈丹青的人物专访。阅读时请注意思考文中所反映出的受访者的思想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25.
26.
本月逝者     
1972年1月9日 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逝世,享年70岁。1939年1月17日 中国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逝世,享年52岁。1929年1月19日 梁启超在北京逝世,享年56岁。  相似文献   
27.
京都建于公元794年,直到19世纪中叶一直是日本的首都。京都市内历史古迹非常多—列为“国宝”的建筑物有38处,定为重要文物的建筑物有199处。关于京都,不能不提的是有“京都恩人”之称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1944年夏天,盟军准备轰炸中国日军占领区,盟军司令部请梁思成建议,轰炸的时候要保护哪些古建筑。  相似文献   
28.
《出版参考》2011,(4):M0002-M0002
陈从周,浙江省杭州人。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早年曾从张大干学画,又从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朱桂辛学习中国建筑学。擅长文、史,工诗词、绘画,能把诤隋、画意和园林三者结合起来,更晓新的审美见解。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29.
幻方的丢勒     
梁进 《上海教育》2014,(27):68-69
在文艺复兴时期,除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这三杰,在欧洲北部也有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对几何画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就是丢勒。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u|¨)rer,1471-1528),是德国油画家、版画家、雕塑家、艺术理论家和建筑学家。欧洲北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作品包括木刻版画、铜版画、油画以及素描作品。他也是名数学家。身兼数学家头衔的艺术家寥若晨星,而丢勒就是其一。  相似文献   
30.
什么才是有效的培训?美国建筑学家C·亚历山大在他的《建筑的永恒之道》一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传授这种方法性知识的工具——“模式语言”。该模式包括三个主要成分:在什么情景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种模式也可以说是一些“套路”,就像中国京剧,一招一式都有套路。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学习都是对成规的学习,而且要反复练习,感悟其中的精髓,直至彻底掌握,然后才可能“从古洼而有新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