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8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13816篇
科学研究   930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331篇
综合类   636篇
文化理论   319篇
信息传播   1205篇
  2024年   231篇
  2023年   1036篇
  2022年   1041篇
  2021年   904篇
  2020年   488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411篇
  2014年   923篇
  2013年   872篇
  2012年   948篇
  2011年   1170篇
  2010年   969篇
  2009年   1084篇
  2008年   1367篇
  2007年   1048篇
  2006年   804篇
  2005年   718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495篇
  2002年   444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精神,需要我们认识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总结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经验,探索中小学校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72.
关于数学生活化价值取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是人类优秀文明的结晶。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把数学作为交流工具的意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数学生活化在数学教学中要防止异化,这种异化的主要表现是缺乏数学味、生活数学化和人文关怀的不足。  相似文献   
73.
生态型人工自然——和谐社会的人工自然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工自然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与人类社会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由于人工自然自身特性及外部原因,造成了其异化的不良后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为了克服人工自然其异化后果,应该发展生态型人工自然,并从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对其发展提供保障,惟此才能促进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建立。  相似文献   
74.
在物理学科中融合劳动教育,落实学生劳动素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最要路径。结合物理教学实践提出:以史为鉴,展现工匠精神;以情为境,提高劳动知识;以课为阵,培养劳动技能;以实为践,养成劳动习惯;以题为眼,导向劳动高考等。  相似文献   
75.
以中学生物学教学案例阐述劳动教育与生物学教学相结合的意义及其路径,挖掘劳动教育资源、重视生物学实验教学、实施校本课程及课外劳动实践,促进学生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技能及劳动创造能力,体现生物学科的劳动育人价值,落实国家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76.
在小班一日生活中融合劳动教育,有助于从小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树立劳动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根据“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结合一日生活开展劳动教育,增强幼儿的服务意识;从幼儿的视角出发,遵循幼儿兴趣,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成人劳动;通过家园共育,让幼儿认识劳动、体验劳动、热爱劳动,让劳动教育往深处走,让热爱劳动成为幼儿的习惯。  相似文献   
77.
高校劳动教育守正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守意识形态本位的必然要求,是夯实我国劳动文化育人优势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守正创新,最根本的就是把坚守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优良传统与深化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模式、理念、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坚守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之正”,坚守劳动教育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价值之正”,坚守劳动“文化之正”,创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模式之“新”、理念之“新”、机制之“新”。“守正”与“创新”的统一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的根本之策。守正创新重在创新,要创新以“现代人格发展”为特征的劳动教育理念,创新以“体系化”为特征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以“塑造劳动信仰”为导向的劳动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78.
79.
教师是一个从事着高强度情绪劳动的职业。研究采用半结构式的访谈法,对6位教师情绪劳动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教师情绪劳动的现状。在情绪劳动的两个维度、动机表现、策略选择方面突出了提升教师情绪劳动能力的重要性。为充分发挥教师情绪劳动的积极效应,教师可以通过转移注意策略、搜寻刺激情境信息、寻求情绪安慰等策略优化消极情绪,从而为教书育人注入健康情绪。  相似文献   
80.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劳动课程对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分别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保障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其理念。在课程功能方面,紧扣育人导向;在课程结构方面,聚焦实践主线;在课程内容方面,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在课程实施方面,倡导实践方式的多样化;在课程评价方面,注重评价的综合性;在课程保障方面,强化了课程实施的安全保障。新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理念,发挥着灵魂引领作用,形成了义务教育学段劳动课程设计的新思路,指导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的整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