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4790篇
科学研究   196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66篇
综合类   156篇
文化理论   40篇
信息传播   20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860篇
  2013年   531篇
  2012年   560篇
  2011年   650篇
  2010年   549篇
  2009年   518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由于大学新生在中学已经学习过三视图内容及3D打印技术的发展,高校工程图学教学内容迫切需要进行一定的教学改革。本文阐述了在高校新生中分组实施教学内容改革试验的过程,试验结果显示了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2.
机械识图在机械类专业中属于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空间思维能力,而对空间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就会变得很困难,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很重要。本文主要结合信息化教学这一理念,分析了其在机械识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3.
严卫国 《考试周刊》2014,(22):151-151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是一个国家变得强大的根本途径。我们希望自己变得强大,那么教育事业就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由此,在机械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转换教学模式和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取得好的教育成果。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和成果,针对转变机械基础课教学模式与思维这一命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对机械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4.
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应该以培养岗位能力为基础,以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型技能人才为主攻方向,侧重于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而机械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因此,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配合相应的实践教学,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5.
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升本应用型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提出了中职升本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构建了适应中职升本层次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26.
针对在日常使用机械天平过程中常遇到的几种靠擦故障进行分析判定,并根据故障源的判定,给出与之对应的机械天平靠擦故障调修方法。  相似文献   
27.
李培龙 《内江科技》2011,32(3):208-208
本文介绍了汽车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教学思路,详细分析了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8.
针对机械自动化制造系统课程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及其在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培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革新考核手段等方面,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探讨。  相似文献   
29.
很多同学都期盼寒假的到来,因为寒假里有一个中国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寒假不足一个月,短短的二十几天,孩子们更多的时间都忙于拜年,四处走亲戚,窗外不是鞭炮声声就是锣鼓喧天,很少有安静又集中的时间来好好学习一下。其实学习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大家不必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也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玩耍,其实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介绍了马铃薯收获机的类型及特点,简述了国内外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究状况,分析了我国马铃薯收获机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及建议,为我国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