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3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1.
隐士和熊     
有一个没有亲属的孑然一身的人,独自住在远离城市的荒僻的森林里。虽然隐士的生活在故事里被描摹得天花乱坠,但适宜于离群索居生活的可绝不是寻常的人。无论是处在安乐或是忧患之中,人类的同情总是甜蜜的。  相似文献   
12.
滕朝阳 《教育》2008,(9):52-52
苏东坡说“人生识字忧患始”、,确乎道出了忧愤的深广,其人文关怀亦自可见。我做小孩的时候,有些什么与“识字”有关的“忧患”,现在已记不得了,无从印证苏轼先生的论断。但从我儿子身上来看,这“忧患”大抵是有的,且未必以“识字”为前提。  相似文献   
13.
国内的一些作者和军事评论家.往往喜欢从经济发展、政治运作、武器装备等方面对比两次战争里中日两国实力的巨大差距,又多以清廷的颟顸腐败、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为其主要原因。在我看来,倘若对当时中国和日本军人的文化素质多加考量,或许可能引发我们更加深刻的民族自省。  相似文献   
14.
黄春明将宜兰的地域风俗与人文心态融为一体,在他的作品中,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得以重新组合和排列,而且成为创新的酵母.本文试从四个方面阐述其作品对中国传统人文关怀的承袭:对人的价值思考和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天人和一“的和谐意识;德性化人格追求;在批判中表现强烈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5.
苏轼的归隐向往,不仅根基于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而且导源于那个时代的浓郁的政治忧患和生命忧患。剖析苏轼壮心、忧心、归心互相交织的动态心路历程,对于探究宋士大夫的文化心态和多舛命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庄、屈精神     
庄子与屈原一者要化解人生的忧患,一者则不离于忧患,但是两人都富有浪漫的情操。这种浪漫情操的最浅层的表现就是两人都有穷极幽冥的想象力。庄子的背负青天的大鹏、吸风饮露的神人、真人等等,无不是其想象力的创构;屈子的望舒飞廉、流沙毒水等等也是由其想象力驱使而出。然而,除这种源源不竭的想象力之外,在庄子与屈子身上似乎很难再找到其他共同点。庄子在看透了世间的龌龊之后,主动地退避,要物化,要和光同尘;又总是带着一种乐观的精神来看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文化既是乐观主义的文化,又是充满强烈忧患精神的文化。危机意识贯穿美国历史的全过程,主要表现为早期对民族国家生存的关怀、二战前社会危机治理和战后以来应对种种内忧外患的民族情结。其深层历史文化根源是清教主义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传统。危机意识为美国源远流长的改革传统提供了社会心理支持。美国危机意识主体上是乐观主义价值观的独特表现,它构成了美国200年强国之路的最深层动力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忧世”与“忧生”——中国古代忧患诗歌史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抒情诗以愤忧怨伤情感为主,这一情感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忧世与忧生。忧世是儒家入世的情感,表现为忧君、忧国、忧民三位一体的内容。忧生是道家对生命本体的忧患,表现为生死之忧、生活之忧与生存之忧三大主题。忧世与忧生情感的交融互摄产生两类忧患诗歌,形成抒情诗歌史上两种文学时代。忧世时代诗人们发抒着忧国忧民的怀抱,文学主张是言志、务实,这一时代占据着抒情诗的大部分时空。忧生时代专注于发抒自我情感,文学主张是缘情、表现。两个时代互相交替,以忧世时代为主,忧生时代为辅,形成一部忧患诗歌史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乐观与忧患方向阐述“五·四”时期与新时期乡土小说家的共性特征,认为忧患精神才是‘五·四”时期与新时期乡土小说家共同的主体精神魂脉。因此描述了他们忧患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20.
从“归来”诗歌所体现的悲剧意识。忧患使命意识与人道意识三个方面剖析其化意蕴,并把这些意识结构放在中国传统化与学的座标轴上予以考察,从而进一步探讨其对中国传统化理念的认同与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