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9341篇 |
免费 | 194篇 |
国内免费 | 309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194119篇 |
科学研究 | 8229篇 |
各国文化 | 474篇 |
体育 | 2617篇 |
综合类 | 6313篇 |
文化理论 | 3145篇 |
信息传播 | 149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7篇 |
2023年 | 2484篇 |
2022年 | 3007篇 |
2021年 | 3835篇 |
2020年 | 3002篇 |
2019年 | 3221篇 |
2018年 | 1781篇 |
2017年 | 2895篇 |
2016年 | 3528篇 |
2015年 | 6024篇 |
2014年 | 17239篇 |
2013年 | 18724篇 |
2012年 | 22133篇 |
2011年 | 22712篇 |
2010年 | 16889篇 |
2009年 | 15270篇 |
2008年 | 18469篇 |
2007年 | 12484篇 |
2006年 | 9316篇 |
2005年 | 8921篇 |
2004年 | 7889篇 |
2003年 | 7331篇 |
2002年 | 6498篇 |
2001年 | 6054篇 |
2000年 | 4689篇 |
1999年 | 1263篇 |
1998年 | 834篇 |
1997年 | 681篇 |
1996年 | 427篇 |
1995年 | 393篇 |
1994年 | 340篇 |
1993年 | 254篇 |
1992年 | 217篇 |
1991年 | 159篇 |
1990年 | 113篇 |
1989年 | 91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9篇 |
1980年 | 2篇 |
1957年 | 4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50年 | 4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媚娟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9,(1):24-25
所谓“至少”型问题就是命题的条件或结论用“…至少…”语句叙述的问题,这类问题由于富有思考性,学生解决起来通常感到难以下手,下面举例说明解答这类问题两种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33.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中学教育的创新,是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的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如何加强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34.
新课程目标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如何在各种课型中都能体现新课程理念,为教师们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空间.习题课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体会方法和技巧、提高能力和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优化习题课的设计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人对习题课的选题和组题方面作了一些思考和尝试,把能够体现设计思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题作为一组称之为组合题。课堂上或一题一题逐步给出或全部给出,通过师生交流、分组讨论、自由发言等形式分析探究,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5.
柴再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4)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部分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研究的前提和理论准备工作,其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内在整体性的挖掘和在新的理论体系解释体系中重新安排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定位,都凸显出其在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中的基础性思想资源功能. 相似文献
36.
谢春红 《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6,(7):130-133
学习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学习为切入点,以人为基点,以共同目标生成为突破点,区别于经验型模式对受教育者目标的预设,而使其目标自主生成,使受教育者自觉自愿接受教育而达到教育目的.学习型模式的建构在实施策略上遵循真正学习、以人为本、系统思考、创造超越等原则,紧紧围绕生成共同目标来进行,其中,教育理念的转变是目标生成的前提;教育者的新角色是目标初步生成的关键;教育内容的渗入是目标生成的重要依托;教育方法与艺术的运用是目标生成的催化. 相似文献
37.
38.
文【1】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利用树形图求概率问题,其中对于如何求解下述问题(原文例2(2)),文【1】的解决方法超出了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本文将借助转化思想,介绍一种初中生可以接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实践,贵在坚持。因此,校园实践文化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形成往往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陶冶和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将产生积极影响,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