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62篇
科学研究   60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汉语的称谓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网络语言在我国的兴起和迅速发展,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称谓语也有了新发展,“恐龙”、“三八”、“熟女”、“剩女”等词频频在网络媒体上出现,并且有从网上走到网下的趋势。这些词语为什么如此受人青睐?这里面有着怎样的社会基础?本章拟从历史、观念、经济、文化等几个层面给予深度剖析。  相似文献   
72.
男女言语及行为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男女言语及行为的差异进行实例分析,并从夸赞、恭雄、道歉及社会衡量标准等不同侧面加以概括和说,进一步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并着力以科学为依据,从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归纳,希望对解决性别歧视及社会对男女的双重判断标准等问题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3.
从语言视角透视文化中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文化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女性作为社会中重要而特殊的一个群体,其语言以及与之相关的语言也透出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英语和汉语语言中普遍存在着对女性的贬低和歧视现象,从语言这个视角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语言所处的文化,透视其中的性别歧视,加深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74.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两性关系问题长期处于一种被忽视被边缘化的状态,几千年的父权文化强化了人们对两性关系问题的漠视,因为男尊女卑、男强女弱就是处理两性关系的现成准则和规范,直到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两性关系才得以重新审视,而“性别歧视”一词则渐渐成为女权主义者的利器,直接指向社会中的性别不和谐。近些年来,有论者已从社会学、政治学等角度阐释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5.
张倩 《文教资料》2008,(7):51-52
本文旨在通过从多个角度对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成因的阐释,使人们意识到性别歧视现象并不是孤立的语言现象,对它的理解不能脱离社会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76.
西方社会自称文明程度较高,人权平等。但纵观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能折射出诸多性别歧视问题,读者亦可从中管窥西方女性的社会地位。本文除列举大量的语言事实以外,还分析了语言性别歧视产生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因素,让读者清楚地意识到西方如火如荼的女权运动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77.
在英语和汉语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对女性舍有歧视意味的词语,被称为Sexist Language(性别歧视语言)。文章拟对汉英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8.
语言性别歧视研究是语言与性别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性别歧视研究不仅有助于两性语言的研究、社会文化的研究,而且还有助于预测语言的发展趋势和制定文字政策。  相似文献   
79.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性主义视角是一种以服务于妇女解放为宗旨的研究。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比较集中地体现在批判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和追求社会性别公平化教育两个方面。运用女性主义视角考察我们的教育,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教育中既存在显性性别歧视现象,同时也存在隐性性别歧视现象;二是应重视因性施教。  相似文献   
80.
在广告无处不在的现代商业社会里,美女加商品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促销手段受到众多广告商和销售商们的青昧.然而,作为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广告媒体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却存在种种误区.广告媒体更看重的是她们的外貌却忽视了女性的话语权.通过将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性别歧视现象加以探讨,得出反思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