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3336篇
科学研究   466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14篇
综合类   231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76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立足Social gender theory,对男星代言女性用品广告现象频现原因进行分析,对跨性别代言广告传播策略展开深入的探讨,提出性别逆向代言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须消除广告中性别角色定位的认识偏差,同时满足广告主、消费者和代言人三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42.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结合问卷法、口述史、深度访谈等调查方法获取资料,对华北农村家庭夫妻权力关系及其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揭示了传统农村家庭的夫妻权力关系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了其原因,为建构农村家庭和谐夫妻关系和和谐家庭提供了理论了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43.
《太原大学学报》2017,(5):41-44
《申屠澄》中的虎女开始是十分向往人类生活的,从言语举止到思想行为,方方面面都是人间妇女中的翘楚。然而她在历经多年的人类生活后,却选择回归山林,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从行为归因理论的角度出发,探究这一行为产生的原因与蕴藏的内涵,主要包括:其一,从物种的角度来看,是异类不相容;其二,从性别的角度看,是女性的反抗;其三,从社会现状的角度看,是归隐之志。  相似文献   
44.
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类对人物有着详细刻画的阅读素材,其中描写的种种人物形象将会深深印刻于学生的脑海,人物的种种品质也将成为学生们不自觉模仿的对象。然而,在人物形象选取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深层的价值取向问题,即性别形象差异。下面在人物形象定位与插图的基础上,论述性别形象差异将会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清末民初时期,女性办报活动出现高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女性报刊和女性知识分子。她们以报刊为平台,摆脱家庭和地域的束缚,开始以新兴群体的面貌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形成了知识女性群体在公共空间的集体发声的现象,推动了女性主义发展和女性人格解放。  相似文献   
46.
《广西教育》2015,(12):26
据东北网近期的一则采访调查显示,大庆的一所有80名教职工的小学里,一线男老师从过去的10多名减少到目前的3名;同是该市的一所有108名教职工的中学里,一线男老师不足20人;而该地区有着1440名学生的师范教育学院,男生仅有240人。这则报道所反映的事实,应该说十分普遍。在国内的中小学里,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是不争的事实,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7.
性别意识作为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自我角色定位.并关涉其恋爱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当代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性别意识问题上存在误区。大学语文课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应改变传统无性别教育状态,从多个角度切人性别意识教育。以《伤逝》的教学为例,通过探讨小说中的性别文化内涵及其对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的启示.说明大学语文课渗透性别意识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8.
语言的性别     
在上世纪90年代,我十来岁的时候,老师和家长对于男生的最高评价乃是两个字:听话。最差的评价是另外两个字:调皮。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男生要小心仔细,听话顺从,如同女生一般,这样才方便管理。其实这种价值观并不长久——很长时间里,我们说哪个男的"娘娘腔",乃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侮辱。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提起的"娘娘腔"多半是在攻击某人的语音语调,以及伴行的肢体语言,但语言本身的性别特征,并不仅限于此。很多时候那些看起来很"男人"的表达,其所说其所写,却是偏女性的一套语言。性别是可以导致社会心理差异的。远古时期,男人们为打猎担  相似文献   
49.
冷战后,安全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健康问题已经作为非传统安全问题被提上议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其中的健康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背后却隐藏着男女性别差异。根据女性主义者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健康问题的解读,妇女在健康问题上一方面是承受者,比如在自然灾害中,她们在生理、心理以及性健康方面都存在明显的脆弱性。但另一方面,她们又是积极的贡献者。灾区健康饮用水的提供、灾民的健康护理工作、孕妇保健以及艾滋病的防护大多由妇女来完成。鉴于此,希望通过对妇女进行自身教育、社会共同但有区别的对待和国际政治领域的关注这三个层面促进男女在健康问题上的两性平等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50.
共同的梦想     
“人,可以因为很多不同的标准而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比如。因为地域而分为南方人和北方人.因为民族而分为汉族人和少数民族人,因为国别而分为本国人和外国人.因为宗教信仰而分为教徒和非教徒,等等。对于这些类别的归属,不仅构成了人们各自的社会性特征.也组合成了一个关于人的坐标系。标定下了他/她的基本身份与属性。在种类繁多的身份中,人有两种最为基本的身份.一是因成熟水平而获得的‘成人’或‘孩子’,二是因性别特征而获得的‘男生’或‘女生’。无论你是哪里人,隶属于哪一种文化,有怎样的信仰,你都将不可避免地担当着孩子或成人、男生或女生的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