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7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一、概念界定 1.末位淘汰制 末位淘汰制是一种管理制度。人们对“末位淘汰制”的概念有诸多的叙述,不过它们总的内涵则是大同小异。在本文中,笔者采用韩德强的定义:“末位淘汰制是指上作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得分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绩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2.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学生要“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明确地指出了学生的学习应是自主的学习,而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好方法就是进行合作学习。但是如果在课堂上一味地放手合作,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显然是不能有好成效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3.
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这个总目标下,又分四个学段,提出了各阶段的具体目标。七年级是第四学段的起始阶段。通过梳理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作文训练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新教材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74.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事实证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让学生广泛充分地参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进行互动式教学等方法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5.
梅艳 《中学文科》2007,(3):14-15
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在原有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基础上制定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使高中英语课程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要求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上已有所反映。对于普通高中来说,要实现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并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其面临的挑战尤为之大。  相似文献   
76.
与教学大纲相比较有一个本质的区别,新课标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从三个维度提出教学要求。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三维目标”的提出,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要实现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对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必须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具体来说,有两个问题亟需解决,应引起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7.
1.制定班级德育工作的总目标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台,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78.
正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枯燥单一的美术教学难以适应教学发展需求,无法满足学生的自学需求。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实际,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主动进入学习乐园,想象创造,锻炼能力,提升美术素养。一、因地制宜,开发丰富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若要有效实现课程总目标,老师需要因地制宜,利用与开发各种美术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开放性、趣味性,更贴近地域教学实  相似文献   
79.
语文是传播交流的工具,而文言文则是桥梁,是沟通古今文化的桥梁,是承载中华古典文化的工具。但是由于古今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初中生而言,学习文言文无疑有一定的难度。于是乎,许多学校和老师采取了“淡化”、“略化”、“弱化”文言文的教学,美其名曰:减负。其实这种不该“减负”而“减负”的做法,既不符合《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更对学生的后期学习产生了无穷的祸患。  相似文献   
80.
教书是个见仁见智的事也是一个显示教师水平的事。一篇同样的课文,有的老师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听得兴味盎然;有的老师讲得淡而寡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笔者认为,这与教师在工作时是否有自己“心灵”的参与并是否能调动学生“心灵”的参与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