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0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12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萃     
本侃 《文化交流》2009,(10):48-48
李连杰为周润发拎包 李连杰拍电影《霍元甲》期间,正式对外宣布,以后他的工作重心将转到慈善事业上。宣布后没几天,好友周润发来北京,正在北京拍戏的李连杰和妻子一起去机场迎接周润发。当周润发走出机场时,李连杰冲上前去,一把夺过周润发手里的行李包,拎在手里。这一举动让周润发有点儿傻眼:李连杰这样的国际巨星,怎么会屈尊为自己拎包?  相似文献   
12.
时代 《新体育》2009,(4):54-55
香港赛马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赛马机构之一,兼营规范化速度赛马、足彩、六合彩。同时,马会也是全球著名的慈善机构,以独特的非营利模式运营,将所得盈余资助慈善事业或社会公益事业,每年平均捐款约十亿港元。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关于中国慈善事业史的研究日益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张文先生的新著《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无疑是该研究领域绽开的一朵新葩。这部著作值得称道之处甚多,主要体现为:一是研究方法的突破;二是视野开阔,颇多创见;三是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四是资料丰富,立论公允;五是考订精确。总之,该书较为全面展现出宋代慈善活动的面貌,称得上是一部系统的高质量的,断代史性的慈善史专著。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我国慈善事业有了显著发展,但与慈善事业进行得很好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有必要通过各种法律法规等政策引导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富裕阶层的人士改变慈善观念,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内容和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慈善事业以博施济众为极功,在社会变迁中获得新发展,慈善组织的救济内容更趋宽泛,总括而言,即有慈善救济和慈善教育两大类.慈善救济包括以济贫助困、赈灾救荒等善举,慈善教育则是开办习艺所、贫儿院、慈幼院等机构,注重教养兼施.与传统善举相比,慈善家群体的形成、多样化的慈善组织、多层化的慈善道德、广阔的救济区域、先进的救济运作手段和广泛的经费来源等成为近代慈善事业十分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近代宁波慈善事业相当发达,是地方社会的重要活动领域.慈善事业的广泛开展使地方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整合,社会凝聚力大为增强,有效地拓展了民间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成为地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7.
倪昕 《职业圈》2008,(4):90-91
多年来,我国慈善事业有了显著发展,但与慈善事业进行得很好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有必要通过各种法律法规等政策引导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富裕阶层的人士改变慈善观念,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18.
19.
慈善事业是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之上的社会性救助事业.慈善事业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密切联系,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实现形式,是社会利益的调节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相关制度的规范以及慈善理念的支撑,当前我国慈善法律制度的缺失和社会道德冷漠是制约慈善事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重要原因.因此,在不断发展市场经济,扩大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的同时,要完善慈善法律法规体系,培育社会成员对他人的关爱之心、对慈善组织的认可度,重塑乐善好施的慈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张謇和熊希龄是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发展史上两位有着重大贡献的著名慈善家。清末民初,他们所从事的各项慈善活动构成了中国慈善事业由传统向近代嬗变进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比较二人慈善思想与活动,可以发现,张、熊都主张以工代赈,重视积极救济的慈善救助方式;都重视慈善教育,并办有相当规模的慈幼机构;都取得相当实效,赢得社会上的广泛赞誉。当然,由于个人经历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也存在着慈善动机、慈善活动范围及影响、慈善资金来源、慈善与宗教关系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异同,恰好说明慈善行为亦可殊途同归,善与人同,并由此折射出近代慈善事业发展进程的多元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