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4篇
教育   2995篇
科学研究   835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21篇
综合类   192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460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青海省湟水河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湟水河流域是青海省重要的经济文化发祥地,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该流域的生态治理关系到全省生态安全体系的建立。本文概述了湟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提出了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以促进湟水河流域乃至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2.
全纳教育以实现存有差异的人类平等的共同生存、共同发展为中心,在物质、精神、文化、制度层面的关联互动,及其在学校、家庭、社区、志愿者、课程等方面的有序关联泛透出深层的生命意蕴。学校作为进入社会场域的过渡环节,承载着社会所赋予的多重身份与多种责任,呈现出诸种显性与隐性的社会功能。因此,对置身学校场域的全纳教育进行研究势必可以窥探出学校场域中如何诠释全纳教育的内核——平等与公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3.
陈濛婕 《今传媒》2020,(2):152-154
中国当代艺术展览近几年发展的非常迅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对艺术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的艺术展览也应运而生。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场域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原本的美术馆、博物馆、商业画廊渐渐转移至人们生活的场所。本文以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场域的拓展为题,以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为例,详细分析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场域变化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4.
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里有一种石涯鱼,这种鱼体长三十几厘米,嘴里有尖锐的牙齿,喜欢在瀑布底部的石缝中生活,常常独居。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好斗。在属于它的领地里,它誓要将所有水生动物制服,有时甚至敢向闯入它领地的鳄鱼发起挑战。  相似文献   
105.
生态位理论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工具,比较适应于对省域高校特色发展现实描述与策略分析。本文试图以生态位的相关理论知识为依据,通过分析省域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自身定位及服务面向问题,阐述基于生态位视角下,省域内高等学校的结构布局与办学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06.
一在上期的《喜羊羊的救赎》中,喜羊羊疑惑地离开了古银杏树,一路飞奔往羊村赶去。村子里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美羊羊和伙伴们正在草地上玩耍,看到喜羊羊突然冒了出来,几乎惊呆了。喜羊羊主动向他们打招呼,沸羊羊最先反应过来,结结巴巴地  相似文献   
107.
问题取向的课程论研究有着无目的的目的性、非功利的功利性、知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其问题来源于研究主体的问题意识、以课程活动为核心的生活世界、课程研究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课程论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等,并在哲学问题域的指导下确立了基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的问题域。鉴于问题在课程论研究中的重要性,必须研究真问题,明确不同问题域间关系,批判生成新的课程论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08.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大量的隐喻和隐喻表达,这些隐喻表达是构成词汇多义性的重要理据。Lakoff & Johnson在其著名的隐喻理论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给隐喻下了这样的定义:隐喻是人们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越来越复杂,理解的概念也越来越抽象。这些抽象的概念常常需要人们借助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汇进行表达。这样,在抽象概念和具体事物之间形成了一种投射。这种不同概念之间的映射正是隐喻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首先介绍职业域,通过对职业域的研究,进而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领域工作活动内容、知识体系、胜任能力等进行扫描,提出了该专业的学习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上述问题的创新型的解决方案—SC IS模拟训练模式,并提供了一个正在实际运用的、经过初步证明比较有效的SC IS模式及其优缺点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0.
以电子设计用于猪的多位点基因打靶的人工锌指核酸酶为例,探索如何电子设计优化理想的人工锌指核酸酶,以减少人工锌指核酸酶的毒性。采用OPEN电子设计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的预测分析ZFP的立体结构,设计优化合适的连接体和间隔体组合,并通过突变优化Fok I异源二聚体。采用OPEN法设计三指ZF序列,并连接为ZFP序列,设计出长度为6 bp且富含AT碱基的spacer,加上长度为4个氨基酸残基的inter-domain linker,连接FokⅠ切割结构域双突变子异源二聚体,并通过各种软件工具对ZFN的空间结构进行模拟预测,所设计得到的ZFN的有效率超过50%。探索获得电子设计理想ZFN的方案,即特异性结合DNA的锌指蛋白、最佳的linker和spacer的长度与组合以及优化的特异性切割的Fok I异源二聚体切割结构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