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6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孤岛油田注聚区聚合物溶液粘度不稳定问题,应用室内实验方法重点对氧、温度、离子浓度和pH值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因素,研制了复合型聚合物增粘稳粘剂,并在矿场展开了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增粘稳粘剂对于稳定地下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提高地下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保留率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垦东凸起位于郯庐断裂带北端,为前第三系潜山背景上发育起来的浅层披覆构造。由于潜山带内部不同潜山的雁行式排列而使其潜山披覆构造呈沟、梁相间排列;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古生界、中生界、古近系、新近系。通过对垦东西部主体带新近系油气藏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油气成藏条件及主要控制因素分析表明,研究区新近系主要发育他源构造岩性油气藏,具有以曲流河沉积为主的相模式,油源主要来自黄河口凹陷,其次为孤南—富林洼陷及莱州湾凹陷,控边断层及区内小断层、不整合面、渗透性砂体为其主要运移通道。构造和岩性共同控制油气分布范围,曲流河砂体发育情况影响油藏的展布方式。研究对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陆相油气勘探理论支撑了中国多半个世纪的石油工业,随着陆相油气田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海相层系已成为我国油气勘探的主要接替领域。全球高达90%的油气储量发现于海相地层,而我国探明率仅10%左右。中国海相地层与世界相比,时代古老、多期改造、地表复杂、埋藏深,尤其南方地区,因而南方海相油气勘探面临的是世界级难题。2007年2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中国石化部署,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实施,同时联合中国石油大学、西南分公司等多家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完成的"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勘探技术与普光大气田的发现"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此项技术的产生,带动了四川盆地海相深层天然气储量增长高峰,推动了南方海相乃至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的快速发展。从而破解了在中国面临的这一世界性难题。  相似文献   
84.
东营凹陷平方王—平南潜山储层和成藏规律认识不清,勘探难度大。在岩心资料观察、岩石薄片鉴定等资料研究基础上,明确平方王—平南潜山的储层特征,并采用多种地球物理手段,预测缝洞型储层的有利发育区,对研究区油藏类型及规律进行解剖。研究表明,平方王—平南地区潜山油气藏主要包括风化壳残丘断块油气藏、碳酸岩层状油气藏和不规则潜山油气藏3种类型,储层条件和圈闭条件控制了油气富集。这对研究区寻找新的勘探目标及优化开发方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5.
张磊 《内江科技》2015,(4):77+88
本文分析了NH地区沙二段微幅构造的地质特征,并详细阐述了断层、储层及微构造高点对油气成藏、富集高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曲长胜 《内江科技》2010,31(5):124-124,207
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潍北凹陷北部陡坡带孔二段砂砾岩体进行了研究,认为北部陡坡带发育近岸水下扇,并对其成因和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沉积相带是砂砾岩体的主要控制因素,扇中亚相物性最好。紧邻生油洼陷,成藏条件好。扇中亚相为主要勘探相带,主要为岩性灭油气藏。  相似文献   
87.
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七个泉构造为例,借助岩心薄片观察、物性及地震解释,提出了背斜构造带中烃类初次运移方向主要为顺层面侧向运移,并在背斜核部深层聚集,随后沿裂缝等路径向浅部储层分散. 油藏分布具有深部大、浅部小的特点,为挤压盆地中背斜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孤东南部地区处在生油洼陷向东部凸起过渡的斜坡带上,具有孤南、富林多方位油源供给。沙河街组是该区主要的含油层系,探井密度较低,具有较大的勘探空间。通过对该区沉积层序、沉积体系的研究,掌握研究区有利储层发育区,进行有效储层的预测描述,结合对已发现油藏的分析解剖,研究沙河街组油气成藏规律,明确油藏的主控因素,对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
李继成 《内江科技》2014,(3):112-112
南盘江坳陷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由于经历了长期、复杂、独特的沉积和构造演化,导致多期改造、多期聚集成藏。通过对后期构造变动对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影响研究,表明南盘江坳陷断裂活动和地层抬升剥蚀作用是油气藏保存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断裂活动对研究区油气藏保存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0.
车西洼陷南部缓坡带总体上勘探程度低,油气显示零星分布,以往认为含油规模小,只是单一风化壳油藏,未进行系统评价。但该带具有油藏埋深小、勘探成本低、经济效益可观的优势。近期转变思路,重新分析成藏和构造特征,认识到南坡潜山油藏不仅发育风化壳油藏,也可能发育潜山内幕油藏,具有较大的勘探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