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098篇
科学研究   31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5篇
综合类   49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机构改革是欧盟东扩的必要前提,也是2000年《尼斯条约》的核心内容。今年6月欧盟首脑会议通过了欧盟宪法条约草案,巩固并升华了《尼斯条约》的改革成果,为欧洲联合奠定了新基础。  相似文献   
22.
王飞锐 《华章》2007,(9):249-250
本文分析了复合载体夯扩桩的优点、适用范围以及承载机理,并给出了关于夯扩桩主要指标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工程提出并探讨了在夯扩桩设计中应注意的诸如布桩、构造等问题及措施.  相似文献   
23.
例264 如图1,是接续上局而构成的“棋形”局面,续拟红攻法如下: 1.车五进一…… 红还有其他攻法,待后表述. 1.…………车7退1 改走车7退3,参见例267局. 2.车五平四将6平5 3.炮四退二…… 改走炮四平五,象5退3,车四平五,将5平6,炮五退二,车7平6,仕四退五,象3进5,构成例和“棋形”,和定.  相似文献   
24.
25.
扩红运动时期,中央苏区妇女在提高扩红成效、延长扩红时效和降低扩红负面影响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扩红运动中,苏区妇女通过口头、文艺、传媒等动员方式,对苏区民众进行了全员参与的广泛动员和全程持续的实时动员,深化了扩红运动在中央苏区的影响力,使扩红运动呈现出全民性和持续性特点,提高了扩红的成效,也延长了扩红的时效。此外,苏区妇女成为后勤保障的主力军,缓解了因扩红而造成的劳动力缺乏问题,为不断扩大的红军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有效降低了扩红运动的负面影响,对中央苏区坚持反"围剿"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6.
唐代进士入仕的主要途径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举子进士及第后,只是获取了入仕前的一种身份。若要得到官资,必须先通过关试,再由吏部铨选、制举、吏部科目选以及使府辟署等途径入仕。吏部铨选为通常仕进之路,制举和吏部科目选为快速仕进之道,使府辟署为回旋仕进之途。多种渠道选拔人才是唐代选官体制的基本特点,修业奋进跻身官场是唐代进士及第者的普遍心态,由此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影响着有唐一代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7.
加强和改革教育学科的教学 ,是师范院校面向 2 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学生模拟教师角色教学的角度 ,探讨了试教法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以培养和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28.
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收入分配的论述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充满了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本文拟就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调高、扩中、提低”战略等方面来论述十六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9.
<正> 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及分组分解法是因式分解的四种基本方法.但有的题目.用本文所介绍的其他三种方法来解,将显得更为简捷. 一、换元法恰当地引入新的字母(元),用以代换多项式中的某些部分,使原  相似文献   
30.
"诗界革命"论作为全球化东扩中的一种本土诗学投影,其发生是一个渐进过程。王韬从"地球合一"说出发,率先开辟全球性"奇境幻遇"。黄遵宪兼顾书写异古之人事和语言的俗化及新词语运用,为"诗界革命"作了进一步准备。梁启超以政治家的敏锐触角从黄遵宪等的诗歌革新实践中认识到诗界走向"革命"的必然性并实际吹响这一号角。其初衰在于通过诗歌的开创性变革而唤醒知识分子的以欧洲为范本的普世的社会变革渴望,但客观上却发起了全球化东扩中的一场本土诗学动员,让此前较为隐晦的全球化东扩的诗学维度转而以豁然鲜明的姿态亮相。作为全球化东扩的本土诗学投影,"诗界革命"论具有幻影与阴影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