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习近平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期间(1982—1985),撰写的早期原著《知之深爱之切》提出,要做好对正定干部和农民的成人职业教育促进该县经济社会发展,改变该县“高产穷县”面貌。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期间(1988—1990),撰写的早期原著《摆脱贫困》,对成人职业教育扶贫思想作出三点发展:一是提出对农民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将缺乏脱贫致富科技知识的农民,培训成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能脱贫致富的知识型劳动者;二是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转移就业是农村发展的新趋势,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径,要做好农民转移就业的岗前职业培训;三是提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扶贫教育,要贯彻扶贫先扶志、坚持扶志与扶智结合。习近平两本早期原著提出的成人职业教育扶贫思想,取得促进正定和宁德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2.
23.
滕祥河  文传浩 《资源科学》2022,44(7):1463-1475
有效激发移民的志向水平是形成自我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本文使用2019年采集的三峡库区水电工程移民调研数据,借助OLS、Shapley和Oaxaca-Blinder分解法考察了扶持政策的扶志效应,并探讨了在不同安置情境中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①资金补助型扶持政策与环境改善型扶持政策均能显著提升移民的志向水平,但后者的贡献率大于前者。②资金补助型扶持政策与环境改善型扶持政策的扶志效应因安置模式与安置时长不同而存在差异,资金补助型扶持政策对提升就近安置移民志向水平的作用更大,而环境改善型扶持政策对提升外迁安置移民志向水平的作用更大;且随着搬迁安置时间的推移,资金补助型扶持政策的扶志效应减弱,而环境改善型扶持政策的扶志效应增强。③不考虑扶持政策时,移民与非移民志向水平差异主要源于身份歧视因素;扶持政策介入下移民发展志向水平仍低于非移民,但移民与非移民间的志向水平差异主要源于两群体禀赋上的合理差异。研究结果的政策启示包括:将扶持政策作为提升移民志向水平的重要抓手,依据移民特征搭配使用不同类型扶持政策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在政策扶持过程中注重缩小移民与非移民的志向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24.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家长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塑造地方良好民风。具体包括开展"三志教育",激发学生的志向、志气、志趣;倡导"爱与责任",鼓励教师做校园里的心灵工作者,多措并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走进村寨,通过培训驻村干部、张红榜送喜报、开展家访活动和家史教育等,重塑地方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良好民风。  相似文献   
25.
郭禹 《科技风》2013,(14):196-197
分析当代男大学生心理、思想以及学习特征,概括了当前苏北地区高校男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资助工作与育人目的结合不紧密、困难学生认定体系未达到育人作用以及操作层面存在欠妥之处等问题。提出苏北地区高校必须在资助过程中融入精神扶志元素,将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最终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6.
在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期的关键阶段和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文章基于扶智、扶志与扶贫工作的内在关联,分析和探讨全面推进扶贫、扶智和扶志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27.
谢芳  陈亚 《江苏高教》2021,(11):108-1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大学生资助制度,建立了以政府资助为主的资助体系,为解决贫困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校大学生不断增加,现有的资助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与需求.基于此,高校要加快建立大学生资助基金,逐步减少对国家财政的依赖;由资助的无偿为主向有偿为主转变;资助政策由"扶困"向"扶困+扶志"转变,建立以学业为中心的资助和奖学金制度;利用互联网+,健全资助认定体系,实施精准认定和个人信用体系管理.  相似文献   
28.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乏以及心理贫困的现象已经成为高校资助体系面临的重要问题,而现有的精神扶志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高校应从理念、队伍、平台等三个方面构建精神扶志体系,以期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9.
在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期的关键阶段和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文章基于扶智、扶志与扶贫工作的内在关联,分析和探讨全面推进扶贫、扶智和扶志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