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2篇
科学研究   56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秦丹 《生物学教学》2022,(11):43-45
通过研读教材,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立足于真实情境挖掘社会责任素养。本节课从“生物技术在新冠病毒(SARS-CoV-2)检测中的应用”出发,构思教学设计,围绕“如何检测新冠病毒”“读懂检测报告”等社会责任意识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52.
《科学生活》2010,(2):80-81
在人类与传染病苦战的历史进程中,疫苗是一支骁勇善战的防身武器。人们与其等到被传染病的病毒感染之后治疗,不如提前增加识别和攻击病毒的能力,一旦病毒侵入,就可以将病毒消灭掉,防病于未然。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小肠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限小肠黏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动态变化。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每组大鼠根据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限,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后0min,30min,1h,2h,6h,12h,24h,48h,72h共10组(每组6只)。在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采用HE染色观察小肠黏膜组织学形态,TUNEL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的表达。结果①大鼠小肠历经热缺血40min后,再灌注0~72h大致经历了潜伏期、急性期、交错期、恢复期4个阶段的形态变化。缺血再灌注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及组织学病理改变,开始于潜伏期,加重于急性期。②与对照组相比,PCNA在缺血再灌注组表达增强(P0.05)。结论①小肠在短时间缺血后,再灌注可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及组织学病理改变。大多数小肠黏膜细胞经历短暂的凋亡前期反应后则进入恢复阶段,最终结果是小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修复。②PCNA参与了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动态监测机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与增殖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4.
在压电石英晶体金电极表面形成流基丙酸(MPA)单分子膜,经NHS和EDC活化后固定血吸虫抗原(SjAg),研制成血吸虫抗体(SjAb)压电免疫传感器.研究测定了抗原价数及免疫反应平衡常数Kass,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5.
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3《稳态与环境》教材中(以下简称教材)"特异性反应"一节内容编写得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比较适合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阅读。但对教材52页的细胞免疫示意图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的呈现存有疑问,认为有修改与完善的必要。原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6.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重要机会致病性原虫(opportunistic protozoan),因其生活史和致病机理复杂,至今为止对弓形虫病的诊断仍缺乏敏感的特异的检测手段,该文旨对近年来弓形虫抗原基因与弓形虫病临床诊断最新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7.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复合体编码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蛋白,是一个由一系列紧密连锁的基因座位所组成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遗传系统。人类的细胞抗原不仅在抗原识别和递呈、免疫应答和调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人类遗传的多样性、人类起源以及在器官和骨髓移植、疾病关联、法医亲子鉴定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HLA基因的命名、HLA基因及其产物的多态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8.
在人教版选修生物全一册中,对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的描述:T细胞将抗原递呈给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而现行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则删去了这一描述,修改为:接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这一变化给师生造成了理解上的困惑:T细胞究竟有无递呈抗原的功能呢?什么样的细胞才具有递呈抗原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9.
研究7天力竭运动及恢复期的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研究对象为8周龄健康雄性大鼠36只,随即分为6组(C、E0、E12、E24、E48和E72),每组6只。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电镜观察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力竭后以及恢复期间骨骼肌超微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特别是力竭运动组(E0、E24)骨骼肌内部结构明显遭到破坏,肌节紊乱、肌间隙增宽,部分线粒体出现变形、扭曲、肿大;大鼠在7天力竭训练后,骨骼肌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发生变化,其中安静组内的PCNA含量很少,而力竭运动组的E12组-E72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含量均有显著增加(P0.05),显示此时大鼠内由于损伤导致增殖细胞核抗原含量的增加,大鼠内自体修复过程在E24达到峰值(P0.01)。结论:7天力竭运动及恢复期,大鼠骨骼肌内部结构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骨骼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力竭运动后明显增加,在E24组达到顶峰,表明增殖细胞核抗原可能加快软组织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0.
《生物学教学》2012,(12):77-78
据2012年5月29日《科技日报》援引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8日报道,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西班牙维哥大学科学家联合开发出一种高灵敏的测试技术,能在疾病最初期就查出相关信号。研究论文发表在5月27日出版的《自然·材料》杂志上。最新生物传感器由漂浮在溶液中的纳米黄金星状物和其他血源性蛋白组成。研究人员用一种含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生物标记的溶液演示,这些星状物表面附有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