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75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17篇
综合类   2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发球做为整个排球比赛技术链的开端,是球队对对手发动进攻的开始。发球技术的变化,对其它各项技术战术的运用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七十年代日本女排以勾手飘球技术在国际排坛风光无限。而今跳发球的大量采用,更使得发球成为了球队获得胜利的重要攻击性武器。  相似文献   
42.
"发球"是排球比赛的开始,也是排球比赛的重要进攻手段,更是一项主动性较强的技术。随着排球比赛规则的修改,有攻击性的发球可以使本队直接得分和破坏对方的战术组合,减轻本方防守的压力,为反击创造条件,同时能鼓舞全队士气,振奋精神,在心理上给对方造成压力。所以一个高水平的运动员不仅有扎实的基本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好发球技术。因此,平时训练中就要注重基本技战术的训练,还要注意队员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43.
本文针对排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因素,提出问题,实施不同心理训练方法和内容,进行强化或者优化训练,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4.
杨奇帅  刘勇 《精武》2013,(23):35-3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对排球比赛中暂停和换人的原则、运用时机进行了分析,暂停与换人是教练员在比赛中临场指挥时运用的重要手段,运用得当,选择时机正确,对扭转战局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希望教练员能够高度重视暂停和换人,从而提供合理利用暂停和换人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5.
梁万明 《教育文汇》2013,(22):41-41
几年前,我上过一节特别失败的课。那节课,讲的是《力和运动》。为了让学生具体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我用多媒体播放了排球比赛的镜头,然后抛出精心设计的第一问:请同学们观察排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我的话刚落音,马上有四位同学先后作答,他们从不同角度说出了我预设的答案。  相似文献   
46.
优秀男子排球比赛得失分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中国男排1981至1993年参加的一系列国际大赛统计数据的分析,指出高水平男子排球比赛得分手段排列顺序为扣球、拦网、对失和发球;失分环节排列顺序为对方反攻、自失、保失和一传。  相似文献   
47.
湖北男排在第8届全运会分区预赛中,以3胜1负的好成绩获赛区第2名,顺利地进入决赛.回顾预赛,湖北男排在得失权、得失分、临场心理因素诸方面均暴露一些问题,如果在决赛前5个多月时间里抓紧训练,并能在提高进攻质量、加强防守能力、处理好新老交替等诸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可望在决赛中争取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48.
缤纷地带     
在游戏中练本领吹气排球赛排球比赛,大家都看过吧?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的比赛令我们心潮澎湃,大家都会在心里呐喊——中国女排加油。别光看了,现在咱们模仿排球比赛,来个吹气排球赛吧。  相似文献   
49.
排球比赛过程中经常发生队员表现"失常"现象,有的甚至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输掉比赛。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去着手分析、研究并寻找解决办法,在训练过程中加强技、战术训练的同时,不断强化心理素质训练,丰富比赛经验,才能在大赛中减少"失常"现象的发生,为获胜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50.
试论采用“每球得分制”后排球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依据体育运动心理学原理,结合排球运动员“每球得分制”比赛中所遇到的主要心理失控因素进行了分类剖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心理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