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摒弃传统的教育偏见,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孩子,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是我们班主任教育工作获得成功的第一步。我坚信,只要我们老师给孩子点儿“阳光”,他就会灿烂。  相似文献   
62.
以人为本是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前提。广大教师应摒弃落后的学生观.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尊重每个学生等新的学生观,用新的学生观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3.
韩辉 《学周刊C版》2011,(8):174-174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对教师的要求提高,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思想等方面都有所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没有吸引力,学生们不爱学习,觉得上课是一种痛苦,新课改要求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改革对于现代教师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64.
一直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主角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要抓住契机,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使课堂教学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5.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当下老师们正在摒弃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而更多地采用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极左”的现象。对此,我们呼吁:语文课堂,开放有度!  相似文献   
66.
到底选哪个     
大家可能听说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给你10千克黄金或10千克100元人民币,你会选哪一个,哪个更值钱?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黄金,因为在传统印象中,黄金是最值钱的硬通货。而今天,我却要摒弃传统,打破常规,以数学的方法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67.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是关于人类社会特别是现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摒弃了单纬度的发展观,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跨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发展与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68.
近几年来,随着考试改革的逐步深入,思想政治课试卷和答案的开放性,使广大学生不得不摒弃传统死记硬背模式,从题海中逐步解放出来,看到了“学海有涯”。顺应时代的趋势,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走在教改的前头,突破传统政治课束缚,注重学生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造政治课教学理念的三个突破。  相似文献   
69.
陈茜 《培训与研究》2008,25(2):103-104
本文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的要求,对所谓教育产业化的观点进行了剖析,认为在我国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决摒弃教育产业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70.
教学生说“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事处处要求学生"听话"的教育模式,必然使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要求"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创造发明",把创新精神提到了富国强民的高度.可见,班主任应摒弃"我讲你听"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意识,从而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