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61.
近几年来,我们致力于语教学创新思维方式这一课题的研究,于2000年春出版了《高考作思维新方法例话》一书。这里介绍一下我们对开放性思维方式探讨的最新认识。  相似文献   
62.
王航 《阅读》2014,(15):26-27
<正>梦想,是在我脑海中的目标,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追求。它如同茫茫雾海中的一盏明灯,如同辽阔大海上的航标,如同黑夜里的启明星,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闪闪发光……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当上糖果店的老板。每当看见那花花绿绿的糖果,闻  相似文献   
63.
赵亮 《今日教育》2013,(11):54-56
“卓越课堂”行动计划推进已一年有余。在行政推动到学校响应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已自觉成为“卓越课堂”的创建者。本期推荐的文章正反映了两位教师立足本学科构建“思维导图”,用实际行动创新课堂教学的智慧。刘良华教授曾指出:“如果教师既不阅读,也不观察,也没有改进自己的行动,这就意味着教师今天的生活是一种‘混世’状态。”他倡导所有教师都应当参与到行动研究中来。课例就是教师进行行动研究最好的舞台,而“卓越课堂”行动则为广大教师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64.
刘巍巍 《考试周刊》2014,(39):59-59
<正>作文,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决定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作文的分值可谓占据整张试卷的半壁江山,不容小视。然而仅靠一些应试技巧和背诵几篇例文,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中空无一物,又如何适应考题的变化?作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日常点滴的积累,离不开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切身的体验,作文教学应该务实一些,从点滴做起,从教会学生从积累做起,腹有诗书方可提笔成文。现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三  相似文献   
65.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由此可见生活是习作的源泉。那么,我们如何从生活入手,指导学生作文呢?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捕捉点滴生活,积累生活素材1.教师进行即时性现场示范。  相似文献   
66.
创新是这个时代追求的目标与主题,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无疑是教育界公认的核心工作。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创新意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想象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具有有限性,而想象力涵盖世界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注重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而学生一旦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就能为作文插上翅膀,  相似文献   
67.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通过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应把重点放在对语言的感知和对文思的分析两方面。对语言的感知,是指基于思想情感表达的动态教学,关系到课文中一些语言现象如词语、句子等的分析、理解和运用;对文思的分析,就是沿着作者的思想轨迹去"提各段之纲,挈全篇之领",必须和文体特征结合。  相似文献   
68.
何谓文思?有人说"文思是难以理解的概念,谁说得清?"有人说"中学语文教学还是不讲‘难以理解的东西’。"文思是不是难以理解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说"文思就是‘文章的思路’。"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所以,文章的见解就是作者的思路。  相似文献   
69.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这样辽阔和苍凉的词语写大西北的景色,那是再恰当不过了。而这样令人妙叹,给人无限遐思的佳句,大多在古诗文中才能读到。唐诗宋词不知熏陶了多少学子。我们对古人的神思妙语至今仍叹为观止。如何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它永远年轻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相似文献   
70.
教学《将相和》一文,我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从不同纬度预设了本课的难点,理清课文思路,抓住人物特点,生成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