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98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教育   6925篇
科学研究   1909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357篇
综合类   315篇
文化理论   179篇
信息传播   453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488篇
  2014年   1442篇
  2013年   915篇
  2012年   1325篇
  2011年   1363篇
  2010年   1086篇
  2009年   1034篇
  2008年   1339篇
  2007年   952篇
  2006年   782篇
  2005年   798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最愉悦的阅读情形之一,是一个你非常喜欢的领域中数十年没有特别精彩的作品后,突然被你读到一本标志着突破的书。这时你可能被释放出一种“情结”,发现你对某一理论领域数十年的依依不舍的恋情,真是非常非常的“值”。最近我就体验了这样的读书愉悦。今年4月一次会议上,王知津教授送给我一部《现代信息检索》。这部由计算机专家编写的检索理论专著,立即以其近乎完美的结构吸引了我:信息检索的理论,还可以这样写!信息检索曾是情报学领域内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1984年兰开斯特的《情报检索系统:特性、试验与评价》被翻译出版后,整整一代情报检索理论家成了“兰迷”。连我这样不搞检索的人,也深深受其吸引。20年过去了,如王知津教授所说,“有那么一大批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信息检索的领域里,对信息检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成绩固然不菲,只是从一个喜好检索理论的旁观者的角度看,尽管新的论著无一例外地论及网络信息检索,但它们并没有将网络时代信息检索理论的新成就完美地组织到新的体系中。我甚至怀疑,如同米哈依诺夫的《科学交流与情报学》成为绝唱一样,兰开斯特的《情报检索系统》,也无人可以超越了。直到读到《现代信息检索》,我才发现对这一领域的长达20多年的期待,总算有了初步的结果。因此,我有些兴奋地向信息检索研究者与爱好者推荐王知津教授关于《现代信息检索》的书评,分享王教授和我体会过的阅读快乐。王教授的书评《探索现代信息检索的理论架构》是在原书“译者序”基础上写成的。《现代信息检索》是计算机专家所写的书,其立场对图书情报领域的读者也许有些障碍。这部书评中没有评论这点,出于译者对本书的喜好,完全可以理解。好在书评的后面是很有针对性的导读内容,它们对于图书情报领域的大多数读者,将会有很多帮助。。本期的另一篇书评出自一位新手,所评之书是一部多年前译出的论著:Arms的《数字图书馆概论》。所选理由除了所评之书同样是讲技术,同样是译书外,主要是我从书评中读到了作者的兴奋:被自己的阅读发现所激发的评论的兴奋。据说作者的学科背景是历史学,一位学历史的基础图书馆员,能如此激情地“悟”着有些枯燥的数字图书馆,我以为有些难得。评者的有些感性的阅读固然不能取代理性的思考,但在数字图书馆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并略为放慢其前进步伐之时,或许适当地“感性”也不失为激发我们寻找新的突破口的一种方式。《数字图书馆概论》的书评已出现过几篇,是好书,多评又何妨。  相似文献   
152.
吴靖  云国强 《现代传播》2005,16(2):13-17
本文认为,媒介批评是文艺批评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延续,也是文学公共领域乃至政治公共领域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元素.但是在学术批评的专业化和传媒批评的商业化双重压力下,媒介批评的空间正在缩小,其培育公共理性的启蒙作用也日趋衰弱.作者批判性地梳理了学院媒介批评的主要流派和视角,指出现存媒介批评范式在关注范围和切入角度上的局限.本文认为,媒介批评的对象应该扩大到所有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文本,尤其是通俗文化和边缘文化的文本,而不仅仅限于机构化的大众传媒所制造的话语;并且批评的切入点应以剖析文本所折射出来的权力关系及其变化,或解释文本的社会现实意义为指导,而不是拘泥于从既有理论框架推导出对文本的标准解读.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媒介批评的包容性和公共性.  相似文献   
153.
刘路 《新闻知识》2005,(7):9-11,48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电视不仅要和报纸、广播、杂志、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进行较量,又要面临来自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同时,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也不断加快其蚕食步伐,此外,还要迎接境外媒体的挑战。那么,电视竞争的核心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媒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4.
新兴报纸探索采编绩效考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法制晚报》执行总编王林说,中国报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岗位认知,报纸就是生产线,采编就是生产线上的工人,但我们的采编人员及管理考核制度,很少体现这一点。王林的话,或许可以代表新兴报纸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55.
我国情报学学科发展的创新机制及创新领域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靖继鹏  郑荣 《情报学报》2005,24(3):268-276
创新是一个学科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对情报学学科发展的创新要求和创新任务,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模型,以及在创新动力作用下的创新领域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6.
《北京档案》2005,(3):46-46
据台湾地区的媒体上报道,陈水扁在去年底当地“立委”选举前抛出“外馆”及“国营事业”(单位》的“正名”运动后,“行政院”正在低调推动中。“行政院”发言人陈其迈表示,预计相关单位将在3月间提出具体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157.
中国图书市场逆向物流模式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 《现代出版》2005,(4):29-32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物流概念和物流管理技术在中国日益得到重视,成为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热门话题,物流管理技术也被人们应用在各种行业和专业领域,创造出显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图书出版行业具有应用物流管理技术的先天优势。如何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改进图书出版行业的经营水平,降低成本和损耗,提高经营效益,有着广阔的研究和实践价值。本讨论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改善逆向物流模式在出版行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8.
从版权贸易看中国出版“走出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和背景,中国经济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走向世界,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已呈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领域的“走出去”战略必然波及到文化领域,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也必将融入全球化这一大趋势中。中国文化走出去,利用文化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已成为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59.
邱仿 《中国编辑》2005,(6):42-44
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整个世界,在互联网上重新定位,对于每一个品牌期刊来说,可谓二次创业。在资本注入有限、没有网站营运经验、没有专业网络人才的情况下,如何将传统出版领域的品牌扩展到互联网上,如何利用网站推动纸质杂志的继续发展,以及如何协调网站与纸质杂志间的关系等,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0.
多元化经营也称多样化经营,是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与单一化经营相比,多元化经营能充分利用企业内部优势.有效分散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快速扩张企业规模。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做大做强广电产业,以产业推动事业发展,多元化经营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