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23篇
科学研究   53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0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女性主义文学创作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蔚为大观,可是在女作家所谓的“个人化”写作大潮中,对女性生命意识的发掘更多地指涉身体欲望,倾向于个人“性”的解放或性欲的放纵。与此不同,铁凝小说没有对性场面、性行为细节赤裸裸的生理描写,也没有与历史疏离的纯粹躯体欲望言说,更找不到男权话语意欲窥探的欲望对象。铁凝的小说着力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表现女性集体无意识的性心理和性行为,  相似文献   
192.
树林是弗罗斯特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他笔下的树木抑或生机勃勃;抑或秃枝萧索;押或秀色可餐,陶冶人的心情;押或阴森恐怖,使人绝望.四季不同的树有着其不同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不同的原型.树林成为了象征他反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的一个媒介,它是其隐秘的心灵世界的象征,是弗洛伊德心理学说中的无意识世界,代表一个与外部社会相异的、隐秘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93.
他国借鉴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十分重视社会德育环境的营造和建设,不断强化大学生德育的"无意识性"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日本大学生危机当前提倡饮食节俭日本全国农业合作社中央会最近公布了一项针对大学生饮食生活现状的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独立生活的大学生中90%的人每日三餐至少有一餐是自己做的,近1/5的大学生一日三餐均自己动手烹饪。调查显示,金融危机当前,日本大学生对食品要求的"经济性取向"已经超过以往的"安全取向",成为选择食品的最主要考虑因素,约80%的大学生表示关注食品价格。  相似文献   
194.
针对我在拙著《儿童精神哲学》中所使用的“精神”概念等等问题,孙民从先生在《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发表了与我商榷的文字,我对此表示感谢。在这里,我试图对他的商榷给予回复,并对他所用的某些概念和推理方法以及所持的某些观念予以必要的商榷。一拙著《儿童精神哲学》中的“精神”概念实际上就是“身心关系”中的“心”。这个“心”在英语中往往被表述为“psyche”、“soul”、“spirit、“mind,在汉语中常用“心灵”、“灵魂”、“精神”来表述。从哲学层面对“心”进行专门研究的学科被称为“精神哲学”(也有人称之为“…  相似文献   
195.
肖蕾 《今日教育》2006,(7S):43-43
何为“口头弹”?据《辞海》解释,“口头禅”原指不懂佛教经义而空谈禅理,后来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意义的空话。“口头弹”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苦者每次运用时,可能出于无心。然而,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听者的理解总难免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教师的“口头禅”是教师长期习惯化了的语言,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却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教师对于某人某物某事的“特定”印象。  相似文献   
196.
在我们的艺术活动中,很少有人重视儿童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客观性。美术是人类的精华,儿童美术则以它无与伦比的率真表达着儿童出自本性的需要和生命最根本的动力。儿童美术创作中直觉占有重要地位,儿童依靠直觉能够把握物象的基本特征,能够创造性的表现视觉意想。对儿童美术的内在特点,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谈到:儿童美术中最重要的是真,即体现本能个性方面,这正是我们现在很多美术创作中所缺少的。  相似文献   
197.
无意识是精神分析的基本临床概念,由于其独有的理论特色,诸多现象学家试图对其合理性进行辩护或提出质疑。结果表明,无意识概念在哲学现象学中是无法直接自洽的。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发展为精神分析和现象学的沟通提供了契机,由于现象精神病学家对精神病的现象学反思是基于具体的临床分析经验而非抽象的先天逻辑结构,其对现象学的期待也停留在形式上的借鉴和启发上,而从未试图越界以某个现象学概念去直接取代无意识概念的临床地位,因此只有当精神分析和现象学被共同置于精神病理学的框架中,才有可能打破二者之间的天然隔阂。通过将对无意识概念的科学性反思转变为无意识在临床中的合理性问题,现象学精神病理学能够找到突破无意识困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8.
不同于儒家文化制约着的传统文学的表达方式,海派作家施蛰存的《鸠摩罗什》致力用无意识理论来观照人生,解剖人性的沧桑。  相似文献   
199.
文章从原型分析的角度,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凯瑟琳之爱与希腊神话中描述的爱的原型进行对比研究,指出他们的爱是古老的爱的原型之再现;《呼啸山庄》的成功既归因于艾米莉敏感的心灵和高度的创造性,又归因于民族集体无意识。借此试图探索《呼啸山庄》与人类文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0.
处在中国古典文学末期的晚清诗,具有传统诗歌特征的同时又拥有对时代风云变幻的深刻认知,并且与现当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联系现当代作品,对《清浪滩》进行看客视角分析,能进一步加深对晚清诗歌价值的认知。包容与批判、同情与呐喊、多元与单一,《清浪滩》跳出单纯的写景与叙事层面,从辩证多元的现实主义创作视角写出了看客在生存压迫下的无奈选择和复杂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