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644篇
科学研究   10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9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闻传播》2006,(12):26-26
《军事记者》2006年第9期发表贾永的文章《“做深”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三条途径》。 文章认为,首先是主动出击,以快制胜。时间是构成重大突发事件的第一要素,报道迟缓就意味着将舆论阵地拱手相让。在今天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我们应当树立起“快的就是深的”的理念。一篇先入为主的简短消息,可能比事后洋洋万言的长篇通讯更能引导舆论,更能产生影响。“快些”、“快些”、”再快些”,应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座右铭。应该看到,我们的媒体在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上有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能仅仅满足于”今天新闻今天报”,还应努力做到“现在新闻现在报”。  相似文献   
32.
苏杭 《记者摇篮》2006,(2):36-37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步入后尘是记者的大忌,尤其是那些重大事件,重要动态,应该分秒必争,捷足选先登。然而,事物总是相对的,时效性极强的新闻,毕竟不是每天都有。记者面对的,新闻所播的,大量还是非动态新闻。在这类新闻中,比“时效”更吸引人,更耐人寻味的,是报道所含的深刻的?思考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3.
近年,国内媒体新闻评论出现了新的发展与变化:新闻评论的份量更突出,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更强,新闻评论的论题更广泛,新闻评论与民众的联系更密切,新闻评论的指向更趋理性,新闻评论方式的多样性,新闻评论队伍的专业化和学化等。  相似文献   
34.
饶雪蓉 《新闻窗》2006,(5):51-52
近一个时期以来,新闻工作者逐步认识到“三贴近”是媒体新闻报道增强新闻可读性,针对性,指导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5.
李朝恒 《新闻窗》2006,(6):101-102
行业报与其它主流媒体相比,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时效性较差,报道面比较窄,劣势明显。但是,也有其“先天”优势:与所在行业更贴近,报道本行业更具权威性。扬长避短,是竞争制胜的基本法则。所以,求“深”不求“新”,就成了行业报的必然选择。这个“深”,指的是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36.
赵莉 《声屏世界》2004,(11):56-57
在当代传媒激烈竞争中,电视媒体继黄金时间竞争之后,必然把眼光转移到“早间”这个极富发掘潜力的时段。如何针对我国观众的特点,推出极富魅力的早间电视节目.以便在媒介竞争中抢得先机,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已成为中国电视媒体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3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归根到底是解决新闻报道为谁服务的问题。衡量包括新闻报道在内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好坏,最终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依照传播学的理论,传播效果问题的核心,是受众对于传者所传播的新闻信息是否接受。受众接收到某项新闻信息,对此表示认同,并受到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有效传播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8.
新闻理论家梁衡将新闻分为三类:瞬间新闻、稳态新闻和预见性新闻。他解释说,“实践中,我发现报上登的新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发生的,如昨天召开了某个会议,哪个要人来访,发生了某个案件等等,这些事时效性较强,可以叫‘瞬间新闻’,‘显性新闻’,稍纵即逝”。  相似文献   
39.
广播既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受众多、诉诸声音等长处.又有稍纵即逝,不留痕迹等弱点。如何处理好这一矛盾的统一体,是我们广播工作者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要使广播更好地担负起党、政府和人民交给它的神圣使命.更好地发挥社会作用.在新闻媒介的竞争中发挥优势与特点.扬己之长。补己之短便是广播宣传应坚持的正确选择了。  相似文献   
40.
中尉 《视听纵横》2004,(3):93-95
电视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它的发展与技术密切相关。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电视业的日益发展。在此中间,各级电视台如何进行办台方针与策略的调整,决定着这个台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