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803篇
科学研究   198篇
各国文化   46篇
体育   195篇
综合类   62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5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随着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电视媒体的覆盖率已达到了98.42%。电视媒体发展的盛况,也为各个电视台带来了生存压力。因而各个电视台都需要通过自办电视节目以提高观众收视率,以在与多个电视台的竞争之中处于优势地位。本文旨在对电视台自办节目的前期策划和后期包装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2.
清代前期,在“实学”思潮的影响下,成为文坛主流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对短篇白话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小说作者片面强调创作的现实功利性,以教化至上为宗旨,这是导致短篇白话小说早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3.
地质录井生产调度是地质录井工作运行的枢纽。它的职能,主要通过“组织、指挥、协调、监控、服务”来体现。地质录井生产调度管理,是公司录井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录井生产任务完成和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4.
2012年在南京林业大学发掘的宋代墓葬M30、明代墓葬M47,前者为夫妻合葬的竖穴土坑双棺墓,后者为夫妻合葬的竖穴土圹砖室墓,出土了丰富的釉陶器、瓷器、金器、银器、玉器、铜器、石墓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研究南京地区宋代、明代的社会文化、经济、丧葬习俗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5.
针对目前工程造价中存在忽视建设前期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以及在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中面临的问题和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从而在前期阶段对工程造价严格把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关于"士风"     
"晚明士风",是被谈论较多的话题.本文试图清理以往有关晚明士风、明末清初士风的论述,并讨论士风论被赋予的功能士类以此自我审视,并借以展开当代政治、文化批评.本文既分析了明代士人的当代士风论,也将清代士人的明代士风论作为分析材料,认为后者更是清代士人从事当代批评的形式.本文尝试探究通常士风论述的方法论前提,其盲点与误区,但对已有的论述,不取简单的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107.
王宾 《青年记者》2007,(16):140-141
编辑前期工作,在本文中是指编辑部收到投稿,对来稿进行登记、发"收稿回执"以及编辑人员初审决定是否进入下一处理环节以前的系列工作。编辑前期工作是科技期刊编辑、出  相似文献   
108.
如何按照高校教学、科研、开发的要求进行实验室的建设,做好实验室项目设备的采购,使此项工作经济有效地进行,本文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探讨了高校教仪设备项目采购前期准备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以明末湖北黄州麻城县士绅居士梅之焕为个案,探讨士绅的宗教信仰与儒家思想、社会生活的关系,窥探具有浓重儒家思想的士绅如何参禅,及其在佛教影响下如何参与地方社会、具有怎样的精神生活.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包括讲述梅之焕与僧人的交往以及建寺修庙等事佛活动;分析他参禅事佛的出发点——“济人利物”,即他找到了儒释的这一契合点;并论述在佛教观念的影响下,梅之焕积极参与地方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构建独特的心灵空间.作为士绅和佛教居士的双重身份,梅之焕既葆有士绅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又流露出其参禅的特性,提高了其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10.
李东阳认为诗必有“格调”,看诗要由“格调”下手。但他并不主张摹拟,而是力求诗句的自然匀稳。前后七子则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力攻东阳,嫌他软滑。李东阳这祥,专讲“格调”,不注意情理;七子之徒,自视甚高,雄傲一时,这不能不产是明诗不如宋诗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