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3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心中的明月     
2月21日晴 柔和而静寂的星空让人向往和欣喜,明净的月夜更是令人陶醉。每当天空出现一轮明月,我总是爱趴在窗台上痴痴地仰着头,托着下巴静静地凝望着皓月。  相似文献   
62.
明月是典型的文学意象和永恒的主题,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用得最多的意象之-.李白是写月最多的诗人,其月亮意象思维深受我国日月阴阳文化思维模式以及<诗经>、仙话幻想和历朝诗赋乐府的影响.他借明月意象向外探取宇宙的奥妙,向内则反观心灵的隐曲.李白之人月相得体现的是诗人与月之精神契合,以及诗人与天地万象共享历史哲学与时间哲学的精神探索.  相似文献   
63.
冰河 《初中生》2008,(7):100-1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重新品读这优美的诗句,不免感慨良多。昨天晚上,备受瞩目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顺利发射升空。这一天我们等得太久了。从悠远的瑰丽传说到词人辛弃疾“纵横触破,玉殿琼楼”的畅想,从明朝官员万户的火箭雏形到神五、神六的翱翔蓝天,从发端于1994年的“863计划”到如今的嫦娥一号,我们没有理由不壮怀激烈:“让月球记住中国人!”  相似文献   
64.
像一阵从瓦尔登湖畔吹来的风,带着宁静的惬意梳拢我们的思绪;像一脉从桃花溪源头溢出的水,带着闲适的怡然漫漶我们的视线;又像唐时的明月宋时的雨,咖啡厅的午后寂寞的星期日……面对这样简短的一段文字,感动只是一种偶然。  相似文献   
65.
1,现在,发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快捷的交流方式。手机短信的特点是简明、清晰、灵活、便捷。请以“嫦娥飞天今圆梦”为内容,拟一则手机短信,字数70个左右。  相似文献   
66.
明月照人间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人墨客笔下所咏吟的对象,在此倾注了人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人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人生道路的坎坷曲折。月亮在中国象征了美满团圆,并且由月亮引出一个节日——中秋佳节,而赏月吃月饼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因而月亮在中国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67.
赵昕 《留学生》2016,(4):60-61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和火箭专家钱学森于1995年10月8日从美国回到广州时,对接待他的中国旅行社同志所说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因为这句话,我被钱老的故事所吸引,从那时起就一直把钱老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也是从那时起我对出国留学就多了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感。以前,当有人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时,我会大声地说:我的梦想就  相似文献   
68.
将自己反锁在房间中,对自己微笑,执著于平常的活泼,坚信自己的快乐,那天空的蔚蓝,是真理,不容更改,去口不知窗外早已是午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随着书中的节奏,走出这尺寸的空间,才发现,我们的生活,原来很大很大。一双小脚,踏人红尘。一道泪痕,记下曾经。一轮明月,笑看人生。  相似文献   
6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法师月夜散步回来,碰上一个小偷,便脱下身上的大衣给小偷披上:“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回去呀!”望着小偷的背影,老法师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啊,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第二天早上他便在门口看见已叠好的大衣。老法师高兴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相似文献   
70.
风从哪里来     
风在哪里?在天边的云丝雾影,在陌上的柳絮蒿蓬;在春天偃伏的碧草.在秋天飘零的丹枫:在高樯的一叶帆,在骥尾的千条线:在寺院的幛幡,在心头的旗旌。风在哪里?禅家告诉你,看,如云离月;道家告诉你,听,爽籁在天。宋玉说,在青茹之末,在腐馀之灰。苏东坡说,在木叶尽脱的树梢,在明月徘徊的江上。风在哪里?风在高渐离易水的寒筑,在诸葛亮赤壁的草船,在汉高祖威加海内的战袍.在岳武穆声彻天外的霜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