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8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漫谈书院     
河边 《中国考试》2006,(4):53-57
书院简史书院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机构和形式之一,是教育、学术研究的主要场所,是进行文化传播、普及文化和宣扬教化的基地。宽泛地说,春秋时期孔子办私学,可视为书院的起源,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以说是书院的前身。  相似文献   
72.
道听途说     
【成语出处】《论语·阳货》【求解驿站】路上听来的消息,又在路途中向别人传播。指没有根据的传闻或不可靠的消息。【活学活用】爸爸语重心长地告诉小明:"根据____而下结论是极不负责的态度。"【妙语点拨】孔子曰:"道听而涂(通"途")说,德之弃也。"意思是说,从道途中听了没有  相似文献   
73.
春秋时期,人们从广度和深度上把夏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刑罚思想,在德刑并用和君命为天两个主要方面分别加以普遍化和具体化,为以后漫长封建社会刑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4.
一、释“儒” 孔夫子生于春秋时期鲁国的破落贵族家庭,创立了儒家学派。“道家”、“墨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等名称由来,大家都容易理解,但“儒家”的“儒”则令人费解。原来“儒”是一种职业.就是各种仪式(如婚丧)的“相礼”(礼仪顾问)。类似一个乐队指挥。  相似文献   
75.
中国历史要籍教学除对史学的发展概况的意识进行介绍外,还应对史官、史学大家、史学名所寄遇的史学的经世致用传统进行精心的讲解,目的是增强历史系学生读史,治史为社会服务的认识和观念。  相似文献   
76.
春秋时期的历史舞台上 ,郑国地处晋楚相争的缓冲地带。南北两大集团都将争夺郑国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 ,致使郑国国策朝晋暮楚不断变化。作为这样一个小国的执政者 ,所处地位十分特殊 ,既要面对各大诸侯国的强取豪夺 ,又要应付国内各大家族的明争暗斗。子产就是这样一位执政者 ,特殊的地位使《左传》作者对其倾注大量笔墨 ,“《左传》前半出色写一管仲 ,后半出色写一子产 ,中间出色写晋文公、悼公、秦穆、楚庄数人而已 ,知其性格、心术、声音笑貌、千载如生。”也使后人对子产有很高的评价 :“子产不诚贤相矣哉 !” ,“如子产者所称古良臣哉…  相似文献   
77.
中外改革史是近年来中考考查的热点和重点。从考查内容上看,命题点比较多,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为主;从能力要求上看,侧重考查理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点梳理】一、管仲改革1.时间:春秋时期。2.人物: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3.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4.作用:齐国国富兵强。  相似文献   
78.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五组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国势强盛侮辱晏子,而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针锋相对、将针就计、顺水推舟等高明的策略,一一加以反驳。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表现了晏子才智过人和极力维护国家尊严的思想品质,这篇课文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79.
刘伟 《岱宗学刊》2000,(2):53-56
春秋初期,齐鲁两国的实力相差不大,因此鲁僖公能在对齐政策中根据齐国实力的变化采取比较灵活的策略,由此,鲁国对齐政策就有了一个从依附到对抗再到共处的过程,这是鲁僖公善于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开展积极外交的表现。  相似文献   
80.
春秋时期,鲁国与济水之戎交往频繁。隐、桓二代,双方先后进行了三次会盟,始终保持着和平友好的交往关系。至于鲁庄公时,由于双方矛盾的激化,最终撕毁盟约,前后进行了两次大战。而这两次大战的直接结果,则是导致了济水之戎的消亡。分析双方和战之原因,除受历史传统影响之外,更多是因现实利益之需要。研究这一时期鲁国与济水之戎的关系,对探索春秋时期的戎夏分布格局与戎夏关系以及中国早期民族国家形成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