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4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教育   16554篇
科学研究   1066篇
各国文化   66篇
体育   719篇
综合类   497篇
文化理论   87篇
信息传播   123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682篇
  2014年   1608篇
  2013年   920篇
  2012年   1150篇
  2011年   1473篇
  2010年   1489篇
  2009年   1340篇
  2008年   1508篇
  2007年   1177篇
  2006年   1161篇
  2005年   1249篇
  2004年   1200篇
  2003年   1055篇
  2002年   834篇
  2001年   738篇
  2000年   677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刘君 《网络传播》2006,(8):60-60
如果编写评论、安排版面过程中脱离“三贴近”原则,不讲新闻规律和网络规律,大家就不爱看这样的文章,就凝聚不了多少网民,就谈不上有舆论,也就形不成影响力和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舆论导向出现问题,就失去了化解社会矛盾、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推动社会进步这个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课程,作为教育的基本和核心构成要素,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蓝图,对保证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作为农林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化学课程在传授化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实验技能的同时,必须突出其为农林类专业服务的功能以及为培养农业领域适应社会或市场需要的生产、管理、服务和技术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普博览”是一个综合性的以宣传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的大型科普网站。它利用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为基本信息资源,以中国科学院分布在各地的一百多个专业研究所为依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心理学家对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有意义学习理论,其重要性日渐凸显。以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为代表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新的知识要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起实质性(substantive)和非人为性(nonarbitrary)的联系。他认为学习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有理解和机械之别,存在有意义和无意义之异。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其特点是学习者身心的投入,身体的、心理的、认识的、情感的、逻辑的、直觉的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知能力的…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作文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写一位熟悉的人。如果每次都用一种模式进行教学与指导,学生势必会产生厌倦心理。如何进行教学创新?最近,我上了一堂习作课——《我有一面放大镜》,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垂钓》2004,(4):67-67
  相似文献   
17.
18.
本章教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从元素组成角度引入初中化学里学生曾接触过的一些烃的衍生物,进而引出定义。接着又通过举例分析,引出“官能团”的概念。最后又由常见官能团引出本章将介绍的主要内容。环环相扣,结构紧凑。第二部分是分别以溴乙烷、乙醇、苯酚、乙醛、乙酸为例介绍卤代烃、醇、酚、醛、羧酸等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和用途等知识。  相似文献   
19.
1.个体阅读课文和分组搜集资料。2.合作策划。3.旅游解说,展示成果。4.质疑评价。5.自由发言,畅想前景6.自由展现。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门潜在的课程之所以在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不仅因为它同其他教育形式在教育目的上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及相互联系,协同进行,还因为它具有独特的陶冶作用,以特有的方式和途径无时无处不在影响着学生。它所具有的隐蔽性、全面性、持久性以及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主动性,是其他教育形式所难以比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