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4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4篇
教育   10972篇
科学研究   1003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423篇
综合类   489篇
文化理论   164篇
信息传播   187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365篇
  2014年   861篇
  2013年   851篇
  2012年   1085篇
  2011年   1168篇
  2010年   1094篇
  2009年   1191篇
  2008年   1587篇
  2007年   1339篇
  2006年   872篇
  2005年   784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418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休谟之前有很多学者对宗教进行过研究,但作为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宗教”研究,作为一项系统而又全面的研究,在休谟这里是一个开端。休谟哲学一方面坚信任何所谓宗教的理性基础都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又肯定了宗教在人性结构中的情感方面所起的作用。正是这两个方面在理论上的距离使休谟对宗教的哲学解释带上了歧义的色彩,也正是这种对宗教的哲学解释成为休谟之后许多哲学家宗教思想的理论前导。  相似文献   
22.
23.
师生冲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有发生。师生冲突的原因在某种程度是由于教师滥用职权。当学生权利受到侵害时候,学生很容易与教师进行公开的对抗。这种冲突一般具有破坏性,是师生关系非理性的一种表现。理性师生关系的重构,需要增加师生关系中的理性成分,减少非理性成分。  相似文献   
24.
对新时期中国体育社团建设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完成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必须进行体育的社会化,这是新时期中国体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解决新时期我国体育社团建设问题的途径。定位中国体育社团的社会化路径,打破体育社团与政府职能错位的旧体制,使得权利在政府与社会间“回归自然”,在促进中国体育事业中发挥出作用。  相似文献   
25.
理性是思想与对象同一,非理性则与理性悖逆。理性以外部对象为思想内容,非理性则以自我需要为思想中心。理性与非理性不是平行并立,互不干扰,也不是渭分明,各行其是,而是相辅相成,各有自已的功能和作用的。失却理性和失却非理性,都会导致精神危机。在精神世界中,不存在纯粹的理性活动,也不存在粹纯的非理性活动。当代西方的非理性主义,是把非理性当作世界的本源,它是个人中心主义的一种思想体系,与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非理性现象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26.
阿奎那政治哲学在逻辑上是以理性为前提的,理性沟通上帝与人类,化解神性与人性的对立,以此为基础展开二方面内容。一是以理性为基础确立其政治哲学的系统:上帝与世俗社会,并且在信仰的前提下通过对世俗社会有限的肯定而最终将世俗社会置于上帝之下;二是在上帝与世俗社会、世俗社会内部用以服从为核心的自然秩序有机地将两个部分及世俗社会内的各方面联系起来,并最终也将世俗社会置于对上帝的信仰服从之下  相似文献   
27.
挥之不去的图书馆学的技术情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20世纪图书馆学精神的理论精神和技术情结,中国图书馆精神的重要特质及其在学术领域和行业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28.
梁启超与李普曼: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新闻传播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志希  汪露 《现代传播》2002,18(4):27-31
梁启超与李普曼是中美新闻传播领域各具代表性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在新闻与政治的关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梁启超以报刊服务于“新民”、救国的政治目标 ,是一个热情执着的“殉道者” ;李普曼致力于以新闻为公众预卜吉凶 ,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他们都聚焦舆论 ,对言论、出版自由的崇尚是梁启超舆论观的基础和重心 ,而李普曼则对报刊的客观公正、公众舆论是否纯洁、可靠表示忧虑和怀疑。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对舆论公众作出不同意义的理解。梁启超李普曼的新闻传播观的差异性源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前者体现了一种实用理性精神 ,后者则渗透着实用主义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9.
30.
研究了与具有周期为n的周期点的映射半共轭的映射的周期点的性质,给出了其周期值的确切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