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5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教材观:教学关系建构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矛盾生成基础论”是对“两点论”的发展,它以新的视角对矛盾双方进行分析。此矛盾分析法对讨论教与学的矛盾有新的名示:教材观在教学关系的建构中起基础性作用,是教学关系建构的起点。其中,“服从型”教材观是“灌输式”教学关系的起点,“服务型”教材观是“对话式”教学关系的起点。  相似文献   
32.
公民道德五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道德建设的目的在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民主法治制度与公民之间通过良性互动而使彼此得到健康发展。而公民道德的本质、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公民道德与国家的关系、公民道德的制度性建设和公民不服从5个问题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3.
课堂情境定义反应了教师和学生对自我、他人以及课堂生活的理解,主要有控制一服从型、控制一反抗型和相互磋商型.课堂师生互动是在一定的课堂情境定义中形成的,在不同类型的课堂情境定义下.师生互动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34.
肖汉明  张晓峰 《求学》2004,(5):43-45
每年高考之后全国恐怕有成千上万名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抱憾终生。究其失败的原因。无非是估分不准、定位不合理、“冷”“热”不搭配、“梯度”没拉开、“调剂”不服从……但是有一部分考生高考失败却不是因为这些原因。他们“遵守规矩”,反而输得更惨,而那些“背道而驰”的考生却往往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带着困惑,我们搞了一次针对性调查,通过对数百份高考志愿表的研究。发现高考志愿填报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确实值得人们深思。现结合几个实例,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35.
自从蒙编辑厚爱,将小小的实践拙作<孔乙己告状>登上<中学语文教学>(见2004年4期)的大雅之堂后,先是有幸得到了蒋红森老师点评,使我得以多方位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与问题;更有幸得到了浙江师大李海林老师的关注,促使我趁机学习些平时不很注意的理论,填补自己在理论学习上的苍白与空缺.但是,认真拜读完李老师的文章,作为一线教师,我还要提出一个问题:创造性阅读,是尊重学生呢,还是服从理论?我想从三个方面与专家探讨,并进一步求得更多大方之家的指导.  相似文献   
36.
一、填报志愿的基本思路考生要想恰当地填报好升学志愿,需要思考的问题肯定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理顺自己的思路,设计好填报志愿的基本程序。根据笔者的实践,觉得主要应分三步来思考。一是找准位置。即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业成绩水平和智力情况等给自己适合填报哪一批的何种档次的高校志愿作一个准确的“定位”。考生“定位”越准,所填报的志愿与其“定位”越一致,被录取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越大那么,考生怎样才能找准位置,给  相似文献   
37.
人类政治的根脉,可以追溯到人类祖先尚处于动物世界的时代。灵长类动物祖先,过着一种竞争性的群居生活,形成了一种以支配—服从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秩序。群体秩序之形成,是自然演化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作为个体的生存诉求与作为群体的稳定秩序,构成了群居动物的必然生存境遇。支配—服从等级结构必然伴随权力斗争与权力更替。群居动物权力斗争的目的,在于取得支配权。支配权能够带来物质利益、优越感及性特权。权力野心,是一种政治本能。群体成员之所以会服从是因为恐惧、利益或忍辱负重。支配者必须获得群体成员的拥护和支持,必须掌握灵活的政治技艺,包括将人类视为"政治美德"的东西作为一种"政治策略",以便争取群体成员的最大支持并打击竞争对手。智人时代开启了"人类政治"的历史阶段。智人具备抽象思维能力与语言沟通能力,能够通过"虚构"故事来实现群体秩序的稳定。人类历史就是一场围绕着支配—服从的权力结构与社会秩序、依据各种虚构故事而展开的权力博弈。人类政治思想史,实则人类在各个历史阶段围绕政治问题而"层累地"虚构各种故事的历史。以支配—服从为核心的社会秩序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无可逃避的宿命。  相似文献   
38.
从科技管理工作的"服从服务、创新服务"发展为"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理念,发展是一种过程、一种愿望,是更新内在状态与存在的问题,一种对企业积极的肯定;发展是一种启发、一种思维、是一种追求新的科学。"服从服务、创新服务"发展为"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理念,是为思考和解决同样问题,为企业的现实提供一种新的角度和方法;是体现管理工作创新求变,追求完美,形成高起步定位、高标准坐标管理模式的需要。是管理工作的"主动服务、愿意服务"与企业的"改革进取、持续发展"相互促动、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创新力和生命力。是把"服从服务、创新服务于利用者"与"志愿服务、创新发展于企业"的思想理念,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感知的、形象的建设工程。其最终目的是:转变观念、改变自己、发展自我,为企业创造价值。让"创新服务"来加大管理事业"科学发展"的力度;让"创新发展"来加快管理事业"科学发展"的速度,推动企业的经济建设与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9.
齐泽克的意识形态学说深受拉康的影响.他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和主体批判理论为其意识形态学说的基础,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一种激进政治话语,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思想文化现象进行了新的探讨和剖析,拓展出一种关于意识形态的新的理论场域.齐泽克认为,意识形态在对主体进行建构的同时也造成了"真实的缺失".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更是一种"社会存在",而我们自己就置身于意识形态幻象所创设的社会存在的环境之中.齐泽克将意识形态幻象划分为自在的意识形态、自为的意识形态和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他指出:人们试图走出意识形态的动作恰巧是人们被"拉进意识形态的方式";人们借以衡量意识形态扭曲的中立的标准、超意识形态的依据以及纯形式的操作程序所带来的深层效果或许是最为纯粹的意识形态.齐泽克把意识形态看成是支撑现实的幻象建构,认为意识形态幻象的功能就是通过整合与维系社会关系强化人们的信仰与服从,并修饰和填补能指秩序的裂缝,赋予其一致性的意义,从而消弭社会对抗,实现社会整合.齐泽克关于意识形态消弭社会对抗的"不可能性"的论述,则明显表现为一种"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40.
今年高招录取已经结束,从各省落榜考生被退档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六大因素:“填报志愿过少”、“单科成绩偏低”、“身体条件受限”、“只报本地院校”、“不服从专业调剂”、“忽视专业级差”,这也可以被看作是高考除成绩之外的另外六种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