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627篇
科学研究   162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80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68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548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日益提上日程,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主要阵地,各校都加大了德育的力度。成效是显著的,但各种问题仍不断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不禁要问:中学德育到底缺失在哪里?  相似文献   
112.
明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对搞好民族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重大的意义。立足民族地区的特点,具体分析民族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困境和优势,是加强民族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3.
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顺应时代要求,制定和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可谓及时果断,深得党心民心,令人振奋,这是我们党贯彻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  相似文献   
114.
《考试周刊》2020,(4):117-118
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管理者,乃至领导者。家庭是未成年人生活的第一环境,家长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未成年人综合素养的养成质量,特别是思想道德水准的高低。然而,目前不少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些误区,并影响到未成年人的成长问题,为了促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必须认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主要误区,因此,提高家庭教育质量,避免未成年人走入歧途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5.
心罚,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以心灵施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惩罚的错误教育方法。具体表现为讽刺挖苦、嘲笑责骂、冷落排斥、孤立隔离、歧视侮辱、拒绝学生听课学习、公开学生隐私使其当众出丑等等。现在,校园中体罚学生的现象已日趋减少,但心罚却被教师当成一把利剑,用以惩罚那些不听自己教导或自己不满意的学生。心罚相对于体罚而言,是更加残酷的一种精神伤害,其后果是给学生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使学生产生心灰意冷、孤立无援的心境,导致心理和学习障碍,甚至离家出走。更严重的还可能产生心理疾病,导致精神分裂,出现自杀或杀人的恶性…  相似文献   
116.
一、以规范教师行为为引领。注重导航效应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实践中,以“创建和谐校园”为龙头,以“强化学校管理,培养良好习惯,铸造健全人格”为管理理念,着力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准,组织教师多次学习和讨论有关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和实施细则,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17.
我是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从事少年刑事审判工作已经15年了。我曾审判过60多名犯罪的少年。每当在法庭上看到他们作为刑事被告人接受审判时,每当案件宣判看到他们被定罪判处刑罚时,我心情非常沉重,也为他们的失足  相似文献   
118.
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效率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根据我近二十年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和思考,我认为十一对矛盾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效率与效益的提高影响深刻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9.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强化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重视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促进德育、心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0.
论教师的职业法律素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教师职业法律素质是一种后天获得的素质,具有社会性,习得性特征,由教育法规知识,教育法律意识和教育法规的实践操作能力所构成。教师应具有法律知识包括公民基本法律常识,职业法律知识和青少年儿童法律知识三个部分,教师具有一定的法律素质教育是正确行使职业权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