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33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67篇
教育   7791篇
科学研究   5975篇
各国文化   50篇
体育   269篇
综合类   94篇
文化理论   43篇
信息传播   124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1023篇
  2013年   1386篇
  2012年   1511篇
  2011年   1979篇
  2010年   1470篇
  2009年   1645篇
  2008年   1816篇
  2007年   1203篇
  2006年   858篇
  2005年   659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922.
《科教文汇》2005,(7):i0031-i0031
日本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机器人服”。穿上这身独特的服装,不仅可以让人成为轻松提起重物的“大力士”,而且可以帮助残疾人爬楼梯。日本筑波大学工程学教授山阶吉行说:“借助这种技术,在不远的将来,普通人可以变成超人。”  相似文献   
923.
从21日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暨首届粤港蛋白质组学学术交流会上获悉,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有望实现肝癌诊治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24.
《科学中国人》2004,(9):i015-i015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院士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上指出,在知识社会里,除从事研究和技术转化的任务外,科学家需要明确对科学教育、对与决策者和媒体对话、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925.
蒋高明 《百科知识》2007,(4X):30-31
最近,来自美国的一则消息给人类试图通过造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延缓全球变暖的努力,笼罩了一层阴影。科学家们连续7年的观测表明,依赖树林来储存人类过度排放的二氧化碳(CO2)相当困难。项目负责人、杜克大学著名生物地球化学家施莱辛格,甚至直截了当地说:“我不会对此抱有任何希望。”  相似文献   
926.
地理课本告诉我们,地球内部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由于地震波在穿越不同的物质时,传播的方式不一样,因此人们根据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划分了地球内部。不过近日,科学家发现,在地核和地幔之间,也就是距离地表2900千米的位置,还有一层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部分。这一新层也是通过分析地震波发现的,它位于地幔的底部,那里的物质状态与地幔和地核都不同,特别是温度的不同使地球科学家判定那是新的一层。虽然目前给这一层起个名字,放入课本中还为时尚早,不过地球科学家还是对新层的发现很激动。识别出这一层,对研究地幔的性质意义…  相似文献   
927.
《发明与创新》2005,(3):25-25
哥伦比亚考卡山谷大学海洋生物学家宣布,他们在该国太平洋沿岸岩体中发现了两个以岩石为食的软体动物新物种,它们对岩体造成的生物侵蚀是自然侵蚀速度的三倍。考卡山谷大学海梅·坎特拉教授介绍说,这两个新物种体长约1—2厘米,都有两片贝壳,其中一个与食石软体动物接近,拥有手术刀似的螯足,以此切开岩体并钻入其中,然后分泌化学物质对岩石进行分解;另一个物种与海笋科接近,其贝壳上长有锉刀般的尖刺,将岩石表面刮为粉末后进行分解。研究人员指出,这两种“生物钻头”侵入海岸岩体,对岩体内部造成严重的生物侵蚀,再加上海浪冲击、全球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928.
传统的古生物学观点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介于10千米到14千米之间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在今天称之为犹卡坦(Yucatan)半岛的地方,造成了恐龙的消失。当前多数科学家认为,这次撞击造成的直径约为145千米的希克苏鲁伯(Chicxulub)陨石坑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KT-extinction)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929.
2月6日,中国科学家与外国同行联手绘制出了首张“鸡基因构架图谱”,科学家说,人类有8000年的养鸡历史.但人类对鸡的了解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930.
1月14号,一个重达320千克的碟形飞行器“噗”的一声落地,声音响彻太阳系。“惠更斯”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泰坦”——土星巨大而又神秘的卫星,这令行星科学家们非常高兴。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显示出冰层覆盖的山脊和深色、像河流一样的坑道。他们为此感到震惊。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当研究人员努力解释探测器搜集到的数据时,人们由欣喜若狂变为抓耳挠腮。尽管这四小时的任务使人们第一次在近距离观测“泰坦”表面及其大气,但是“惠更斯”引发的新问题却至少和它解答的一样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