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2篇
教育   326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
段德华 《教师》2012,(33):49-49
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第一封信谈的就是关于读书的问题。学生们不读书,求知只会出现“一代不如一代”或“一代仍如一代”的现象。青少年读书对其自身的意义重大,对社会的意义也重大。只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掌握读书的方法,规划好读书的时间,选择好优秀的书籍,青少年才能健康地成长,掌握先进的知识,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3.
张芸芸 《考试周刊》2013,(21):25-26
<正>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许多承载着中国人审美情趣的字眼极为灵动与自然地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文字之美,"瘦"字便是其中的一个。无论唐诗、宋词还是元散曲,诗人们都喜欢用"瘦"字来摹景状物,写人绘情,增添了诗的内蕴与情致,别有一种动人的美,仿佛是中国的泼墨写意画一般,令人在品味优美诗境的同时,更为其中悠远绵长的韵味所倾倒。  相似文献   
14.
母亲石     
在阿尔卑斯山的山谷中,有一条宽阔的公路,路两旁的景色极美。坐在疾驰的汽车内的旅人,却往往忽略了窗外的美丽风光。于是路边竖起了一个标语牌,写着:“慢慢走,欣赏啊!”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老先生的一篇介绍如何使用语言文字的文章。文章中涉及到了许多文艺理论的概念。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解读这篇文章。笔者想在本文中把文章中涉及到的几个概念做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朱光潜先生曾经谈到“一个人不懂诗”“文学趣味就低下”,叹惜“现在一般青年对于文学的趣味还是很低的”。几十年过去了,这个趣味到了现在,也没见得高起来。按说,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到了初中毕业,诗词阅读已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对大大小小的表达方式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引导得法,鉴赏的门槛是可以跨过去的——登堂入室,那自然还得看各人的用心。先请大家看一个都比较熟悉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挚友丁慈矿老师爱看书,他的言谈举止间,时时透出浓浓的书卷味。更令我喜欢他的原因,是他不仅自己爱看书,还经常买书送人。这本《谈美》,就是他在2007年买来送我的。  相似文献   
18.
十字路口,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鸣笛声此起彼伏。突然,有那么一小撮人,从四面聚集起来,队伍如滚雪球般渐渐庞大,于是,他们就那么抱着团闯红灯,过了马路。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不顾生命危险?我问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他说:"我急呀,还有10分钟就要上课了!"我问挎着包的大妈,她说:"我急呀,家里还一大堆事儿呢!"我问提着菜篮的老奶奶,她说:"我急呀,孙子还等着我做饭啊!"急急急,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急着追赶生活的步伐。他们一味追求快,殊不知快有快的缺憾,慢有慢的风景。你慢慢走,生活便悠然自得,"闲敲棋子落  相似文献   
19.
在审美视角下,朱光潜与其他京派作家在审美思想、审美眼光、审美批评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重大差别。从审美思想看,具体表现为情趣主义和趣味主义的不同;从审美眼光看,是通达的眼光与"乡下人"眼光的不同;从审美批评方面看,是逻辑式批评与印象式批评的不同。从审美角度辨析和检视朱光潜与京派文学群体的歧异性,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朱光潜美学思想复杂性的深刻认知,而且可以夯实中国现代美学的细部研究及基础研究。这一歧异性更能够突显朱光潜重"情趣"的直觉论美学及"人生艺术化"美学主张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光潜先生曾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新课程背景下,现代诗歌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重轻的地位,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审美意识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教学七年级《乡愁》一诗时,笔者洗尽铅华,从读写入手,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情感体验,积淀诗意语言,升华审美情趣,获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一、指导朗读,尽显诗的课堂音韵之美著名诗人舒婷称语文教师像是手持一把手术刀,将自己的诗歌分割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