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81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分类讨论是人们常用的重要思想方法,无论是在生产活动、科学实验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常常需要用到它。初中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就是根据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是数学解题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它能训练人的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实质上,  相似文献   
172.
初中生物作为学习生物的启蒙阶段,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以培养学生的图形结合能力,分析问题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全面性思想为主.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也是广大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旨.面对刚刚入门有些摸不清方向的学生,希望此文分题型罗列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对大家开拓思路、实际应用,甚至教育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3.
语文教学中,常遇到以下问题:学生的表达语序零乱,缺乏条理性;人云亦云,表达无个性;言不由衷,表达不准确。论述如何聚焦"文眼"、直面"文体"、擦亮"妙语",扎牢有序表达、个性表达、准确表达的"根"。  相似文献   
174.
思维是数学的灵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教师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5.
最近,有一件事让我觉得很委屈!因为我晚上偷偷在房间用手机看电视,所以我的成绩直线下降,两个星期前的月考考得非常差,在回家的路上被妈妈训了一通。妈妈把我的手机没收了,说:"这是无限期没收,只有成绩上去了才能拿回来,要是成绩又下去了,那就别拿回去了。"我乖乖地说:"好的。"回家后,爸爸还让我写一个作息时间表,让我每天按这个时间表来复习。我一连复习了好几天,每天晚上都8点半才结束。爸爸说:"要是成绩再下降就要更晚睡,  相似文献   
176.
感知细部--浅谈细部设计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建筑细部设计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从而认为建筑的细部设计应遵守从建筑空间秩序的层次上来调整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进而使建筑自身与周边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177.
[招数指津]层次,是组织文章结构的重要部分。文章的条理性主要通过文章的段落层次关系表现出来。文体不同,文章段落层次间的关系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8.
林医生 《高中生》2010,(11):48-49
1.活而有序型。这类学生才思敏捷,思维灵活而深刻,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强,不仅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而且思路清晰严密,在学习上的自理能力强。  相似文献   
179.
文[1]着重讨论了"分别将不相似的两个三角形分成几个小三角形,使得分成的小三角形对应相似,且要求分得的个数尽可能少"的问题.读了此文后,笔者重新思考其中的几个疑难问题,发现分析问题时如果能选择一些理想的切入点,那么在简洁性、条理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等方面都可以较原文有很大的改进.现把自己的探索过程整理出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0.
分类讨论是数学中重要的方法.解答分类讨论的题目,学生必须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分类讨论题目的练习,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颇具意义.所谓分类讨论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根据需要对问题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分类,然后逐类进行讨论,从而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进行分类讨论时,一是要选好分类的标准;二是要做到分类“不重不漏”.使用分类讨论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数学概念本身的内涵所引出的讨论.由于数学中许多概念内含着分类的内容,如绝对值、平方根等,因此,当题目中涉及到这些内容时,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