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2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方城考     
"方城"之名,首见于典籍者,当属<春秋左传>僖公四年.这一年,齐桓公率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相似文献   
92.
郢书燕说     
郢人~①有遗~②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③"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④之,曰:"举烛者,尚明~⑤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⑥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郢(ying):春秋时楚国都城。郢人,指楚国人。②遗(wei):送交。③误书:指书信上误写了"举烛"两字。④说:解释。⑤尚明:崇尚明察。⑥白:禀告。阿紫译读有个楚国人夜里要写一封送交燕国丞相的信,觉得烛光昏暗,就对持烛的人说"举烛",因为明烛高照,才看得清楚。结果他不觉竟把"举烛"二字误写在信上了。收到  相似文献   
93.
楚国早期城市孕育了较完备的城市形态。一般考古学意义上,大多以社会物质系统的楚国城市为研究对象,而文本意义上的楚国城市具备了早期古代城市的人文形态,文化人的思想、市民一般思想及城市人文精神,更具有关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4.
阐述了楚国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中的应用,提出了武当文化数字化平台技术构建的一般方法,并就多媒体数据库、存储、检索和网络发布技术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
中国先秦时代,等级高低和财富多少,是用青铜器的多少来衡量的。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第二高峰。楚国的青铜铸造技术,是第二高峰中的高峰。本文从楚国出土的典型青铜器入手,分析了春秋战国以来青铜器铸造技术较为重要的一些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6.
金晓 《阅读》2012,(6):16-17
他发愤忘食,乐于忘忧;他安贫乐道,直道而行;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周游列国,虽困不馁……他,就是圣人——孔子。  相似文献   
97.
爱国情怀     
我们主张爱祖国高于一切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国魂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鲁迅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前苏朕)苏霍姆林斯基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法)拿破仑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顾炎武谁抛弃自己的国家,谁就会尝到流放滋味。——拉丁谚语  相似文献   
98.
99.
100.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是韩非子对吴起变法的评价,学者们也都认同,然而,《战国策》、《史记》却认为吴起变法是成功的,并且,近年来楚地日益丰富的考古成果也证明,楚国在吴起变法以后并没有削乱,而是保持着上升的发展趋势,因此,不能说“楚不用吴起而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