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969篇
科学研究   722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67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137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赵亿 《编辑学刊》2016,(4):112-116
文章从公共关系学的视角结合中国语境探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的构建。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形成的负面舆情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就是危机公关,因而地方政府在应对舆情的时候应从传统的法制管理、制度建设、技术手段阻断等方式转向危机公关的视角。文章将危机管理专家胡百精教授建构的危机传播管理的"事实一价值模型"运用于地方政府的舆情应对。  相似文献   
32.
网络环境下,热度高、传播快、覆盖广、易激活等舆情传播特点对出版机构舆情处置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大数据技术则为完善舆情预警系统和舆情处置机制带来了机遇。通过多平台舆情动态监测、多层面舆情数据库构建、多维度数据价值提炼、可视化舆情预警平台搭建,可及时发现潜在的舆情风险,并形成处置预案;通过多平台分级处理、多渠道信息公开、横纵向数据整合、多维度应对效果评估,可优化舆情处置效果,维护出版业在舆论场的话语权和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33.
《新闻界》2016,(24)
国家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心理机制,信息时代下互联网的流行为国家认同的构建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考。南海仲裁案等群体威胁性事件以互联网媒介为载体,传播了民族主义情感、强化了内群体偏好,有利于网络使用者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利用"蚁坊"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软件,以"南海仲裁案"为例,通过分析互联网上500逾万条舆情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关键词提取、主题聚类分析,从而获取到该事件的传播模式、事件中媒体和网民的主要观点以及关注人群等结果,对互联网媒介是否有利于国家认同的构建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34.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言论环境,国企负面舆情层出不穷,需要完善体制机制这一后盾来推动突发事件等负面舆情问题的解决。因此,构建舆情管理常态化机制成为国有企业面临和亟待处理的新课题。舆情管理常态化机制需要从监测-预警、危机应对、新闻发布、舆论引导、媒体沟通、培训学习等多方面出发来全面构建,最终形成有效、科学、实用的闭环系统。此外,还要树立"防患于未然"和舆情联合处置两种意识,促进机制运行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35.
网络舆情是现实民意在网络空间的反映,政府对网络民意的反应事关政府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文章根据2009年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的数据,归纳并分析排名高低的原因,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经验教训,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从而形成网络民意与政府工作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6.
意见领袖是传播学有限效果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借鉴意见领袖这一观点,对正确引导学生舆情,预防或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要发挥意见领袖在学生舆情中的作用,就必须善于发现和用好学生意见领袖,使其成为舆情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教育者还必须努力让自己成为意见领袖,以提高舆情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37.
38.
随着实践的深入,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困难日益凸显。其困难主要分为:个人网络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平衡度难于把握;网络世界里知行不一;注重技术管控忽视人文引导。针对以上困难,提出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树立网络核心道德价值观;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管理之策。  相似文献   
39.
目前,学术界关于公关卫生安全类事件的舆情特征与治理策略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从传播学、公共管理学、心理学交叉的视角,基于舆情传播和危机管理的理论,围绕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总结出舆情传播具有主体的自发性和虚拟性,传播的广泛性和互动性,演变的催化性和扩散性、影响的渗透性和延续性四个方面的典型特征,并从政府、媒体、公众三个主观方面和危机事件、网络平台两个客观方面梳理出影响舆情的主要因素,最后将舆情的发展分解成四个关键阶段,即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和平复期,并针对性地提出舆情治理的对策与建议,从而指导政府建立起真正有效的舆情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40.
《新闻界》2020,(11)
融合传播与传统媒体主导下的传播环境不同,由于影响力、市场和流量的竞争,传播生态呈现出信息超越新闻、情绪超越事实的特征。受此传播环境的影响,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舆情传播迅速,且很容易混杂大量的不确切信息,大大增加其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更加重视主流舆论的引导,包括主流媒体和政务新媒体等,应及时运用权威声音公开真实信息,尽量减少公共事件对社会正常生活秩序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