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传统的作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手法,常在画面留下一些空白,使人品之,韵味无穷,古代诗歌创作也是如此。社会生活广阔无垠,诗人不可能把它全部写到作品中,常常借助于有限的文字、景象,激活欣赏者的想像,去填充诗人留下的空白,从而领略其无穷韵味。《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它“事奇诗奇”,富有传奇色彩,风格刚健古朴。《木兰诗》采用的是顺叙手法。作品大致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替父从军,第二部分是从军生活,第三部分是凯旋而归,第…  相似文献   
62.
教育的艺术是发现的艺术。是唤醒的艺术,是欣赏的艺术。而欣赏是一种爱,一种真情,一种激励,一种艺术。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欣赏也该是一种教育,欣赏学生是一种境界和美德,是一种沙里淘金,发现绿洲的快乐;被老师欣赏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63.
依据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创作和再生产,文本的未定点和意义空白需要欣赏者以丰富的想象去衔接和补充,进而达到欣赏者和艺术品、欣赏者和作者视域的融和。欣赏者不仅是鉴赏家、批评家,而且是作家,艺术欣赏中的多维性是必然存在的。  相似文献   
64.
《考试周刊》2016,(26):125-126
本文从教师以学习者、授业者、指导者、欣赏者、研究者、思考者的身份听课时的感受,阐述了怎样在听课中通过培养听课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5.
蝴蝶的爱情     
田华黎 《成才之路》2010,(36):65-65
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的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被誉为《蝴蝶的爱情》,成为活跃在国际乐坛上的彩蝶了。  相似文献   
66.
诗词鉴赏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人们在欣赏诗词时常有的一种感受。这表明欣赏者对欣赏对象(诗词)还处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这是欣赏的初级阶段。中学生本身的欣赏层次大多属于这个阶段,他们需要引导才能进入较高的鉴赏层次。怎样引导他们达到这个目标呢?  相似文献   
67.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训练与培养良好的听觉感知,发展优异的音乐思维,不仅对于音乐欣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必要  相似文献   
68.
音乐欣赏是一项带有创造性的审美活动,要领略艺术的魅力,首先要有主动参与的良好心态,必须与艺术品直接交流对话,这就需要相应的爱好和兴趣。音乐欣赏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一切优秀的音乐作品均可尽兴的欣赏,都有可能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出现灵感,进发创新意识的火花。音乐欣赏的过程还能深入领悟构成作品特有的意境和技巧,充分启发欣赏者的智慧,启发欣赏者的联想与想象,启发欣赏者敢于继承与表扬,勇于突破前人的框框,善于创造美好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欣赏活动无疑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课堂。  相似文献   
69.
付燕 《青海教育》2010,(4):28-28
所谓二度创作,是指在原作的基础上,通过欣赏者的分析和理解,挖掘出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并加以创造性地阐释发挥,从而加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70.
何山  姚远图 《乒乓世界》2013,(9):118-120
古语有云,“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埋得太深则容易被彻底埋没了,在乒乓器材行业内,也是如此。有一些产品,有着极为优异的性能或特殊唯美的手感,要么生不逢时,或者时运不济,亦或被尘封淡忘,使得并未大肆流行,欣赏者只属少数。美酒自要有人品尝,本篇将竭力找寻这些酒坛,搬出巷弄,也许它们才是您追寻的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