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24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54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武”这个字,是由“止”“戈”两个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左下是止,右边是戈,右边戈字的一撇移到上面,就形成“武”字。戈是武器的代称,止是停止,合起来就是放下武器不打的意思。武术、武功从无到有,是渐进的,古圣先贤早就悟到了无生有、有生无的道理,举凡天地万物之间,都存在着“有无互换”的道理。所以,把武功练到最高的境界,不是用来攻击或制服他人,而是根本不打了。不打,才是武德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42.
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给历史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林武德(1889-1943)是20世纪英同著名历史哲学家,其学说构成了当代西方历史哲学承前启后的思想里程碑。柯林武德所著《历史的观念》是一本史学理论名著,我国学者多从历史哲学角度对其“思想史”、“重演论”等进行研究、批评。实际上,《历史的观念》一书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教育内容,一直为我国学者所忽视。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443.
武德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把开展武术这个传统体育项目与创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武术道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必将对加速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44.
中古文学作品中,较早表现观兵讲武是畋猎赋的叙写演习武事;建安时期观兵讲武赋作以“耀武”为鹄的;三国鼎立时观兵讲武诗歌的写作模式为炫耀武力以建立新兴王朝;南北朝观兵讲武诗赋强调“武德”并具有节日狂欢性意味。  相似文献   
445.
武德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原则和内容。封建社会,武德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忠君、门户之见、唯我独尊等保守落后思想。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的现代武德,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针对习武者在习武过程中对于武德修养以及武德在现社会主义社会中所充当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46.
摘 要:研究武术教育和文化传承,研究国民良好性格的塑造不能不对尚武精神及其培养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运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方法对尚武精神及其培养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针对尚武与尚武精神涵义的理解目前尚存在分歧;尚武精神与侠义精神不同;尚武精神属于武德的内容,更属于习武之人的职业道德;用见义勇为精神解释尚武精神的涵义是比较具体而恰当的;现阶段尚武精神的培养既具有重要性又具有必要性;尚武精神的培养应该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47.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的课堂教学不单是纯粹的技术传承,而是一个民族文化思想、传统美德的教育过程;国家把武术作为大、中、小学学生体育必修课程,对培育广大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立德树人”和传统武德的现代内涵出发,分析了中国武术的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思想道德建设、“四观”的形成和民族精神的弘扬方面,并针对武德教育的价值体现提出了新时期中国武术对青少年学生德育教育的历史重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448.
欧阳学忠 《武当》2014,(1):63-66
他出身武医世家,祖父曾任正二品湖广总兵,父母曾开常胜镖局,他曾任少将国术教官。他武德高尚,武艺高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救助过无数受苦受难的人们,被誉为中国三大侠(长江大侠吕紫剑、关东大侠杜心武、津门大侠霍元甲)之一的"长江大侠"。他热爱祖国,坚持"止戈为武",弘扬尚武精神,夺回长江航运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卫  相似文献   
449.
面对世界范围内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全球视域下新时代中华武德的构建迫在眉睫。秉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取向内在一致,具有适度超越性和强大感召力,具有世界意义、反映历史进步方向,以及突出武术特征、言简意赅、易记易传等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为参照,从中国武术历史发展与当代实践的具体实际出发,对中国武术在历史中形成的各种伦理道德观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贯通“人际、身心、天人”的三重维度,融技术修习与道德养成为一体,构建形成以“敬、义、勇、恒、和”为核心,以“诚敬、信义、智勇、专恒、正和”为体系的新时代中华武德。坚信全世界武术习练者以诚敬之心、信义之则、智勇之法,作专恒之行,必可入正和之境,对中华文化倾心向慕、自觉传承,于“人际、身心、天人”的不同层面和悦相应,促成幸福愉悦的人生。  相似文献   
450.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中华武德“内于己、外于人、合于众”的理论逻辑、现实问题与消解路径。研究认为,武德的理论逻辑是以内于己的“克己修身”为逻辑起点,以外于人的“仁者爱人”为现实追求,以合于众的“尚中贵和”为终极诉求的前后相续、彼此衔接的内在制约机制。当下中华武德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向性克己修己的缺失,导致武德流于形式化;以利为导向的人际关系,导致武德趋向功利化;言行相诡的行为方式,导致武德趋于口号化。其消解路径为:加强习武者对中国武术“为己性”的深层认知;引导习武者树立“义利兼顾”的价值取向;推进“法德共治”的协同治理,为促进中国武术的健康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