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1632篇
科学研究   59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78篇
文化理论   36篇
信息传播   2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机构荐股     
编辑笔记哀鸿遍野足以形容本周的市场,五连阴让所有的均线支撑都变成了浮云,国内地产调控有望再加码及五一后加息的传闻,为脆弱  相似文献   
73.
学生收益是课程评价的核心,是检测课程目标是否达成的关键指标。在思想政治课中,课程目标需要通过学生对核心技能的掌握,实现其对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洞察,继而实现对课程价值的辨析、澄清或认同,这些要素构成了学生收益的全部。  相似文献   
74.
英国老板讲究礼仪,喜欢员工着装搭配得体,工作按部就班,各司其职,考虑员工晋升也以学历背景和工作资历为先。但同时英国老板也很幽默,会有很多的肢体语言和脸部表情。不过,他们对于命令式的语气十分反感,直接、不加掩饰地表达意见或提出批评,可能会使气氛变得紧张,硬邦邦的“No”则会被理解成侮辱。在项目谈判中,他们喜欢偶尔在某些地方走题,闲聊一下体育或者其他琐事。但英国人很重视利润率,在谈判一个新的项目时会研究该项目是否有利可图,如果看不到收益,他们会很快退出。  相似文献   
75.
教育的收益有很多,而不仅仅体现为货币化的收益。本文对教育的非货币化收益和溢出效益做了文献综述,从对自身的非货币化收益、对家庭成员的溢出效益和对社会的溢出效益等三个方面,指出教育不仅有益于投资教育的个人本身(获得更高的收入,具有周全的思考能力),也有利于整个社会(更高的生产率,技术创新,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76.
环境收益和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对环保投入日益加大,而企业又从环境保护中直接或间接受益。如何对环境收益与环境成本进行确认与计量是环境会计核算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环境收益与环境成本性质的分析,提出较为合理的确认与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77.
采用沪、深两市主要指数为样本,考察了SAD对季节性时变市场收益的影响。在控制其它季节性后,发现沪市主要指数收益存在SAD效应且经济幅度也是较大的。以上结论难以用理性的价格形为来解释。  相似文献   
78.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失信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从经济学角度看,信用缺失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没有形成透明度高、信息传递畅通的信息环境.二是成本收益失衡,缺乏有效的信用激励约束,守信者得不到应有鼓励,失信者得不到必要惩罚,在客观上形成对失信的纵容.  相似文献   
79.
在违约损害赔偿领域中,减损规则和损益相抵是确定损害赔偿范围时的两项重要制度,它们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得当可以公平合理地确定赔偿义务人的责任范围。而赔偿权利人在对方违约之后因减损行为所获得的额外收益应否适用损益相抵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立法、判例及学说的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了粗浅探讨,并认为对直接源自减损行为的额外收益应与损害相抵。  相似文献   
80.
教育收益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教育作为一种生产劳动,必然要消耗社会资源。社会资源的稀缺性要求人们在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以及在教育系统内部正确配置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评价社会投资教育的效益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对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的前提是对教育收益情况的全面把握,但目前人们对教育收益的研究并不全面。为避免决策失误,必须把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性的经济活动来考查,对教育投资的收益作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