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37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现代行政国家为摆脱“政府失灵”的危机,纷纷进行政府改革,推行民营化战略。民营化运动导致公共行政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这些变化使得行政法在实践中从基本理念、法律性质、法律关系和基本制度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32.
中国教育的问题是公立学校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穿于现代公立学校发展历程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有关国家与教育的关系府关问系题、市。。场2始0、于学世校纪19三8950者年年之的代间中,由的国于关教市系育场,体经简制济政改的放革影权,其响的重,传改点统革就的目是政标通府有过与了简学新政校的放关含权系义开。重始未构分来国化的家,公与形立教成学育了政校的改革既要坚持简政放权的改革成果,又要体现公立学校本身的机构特征,因此维护、发展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和保证、坚守公立学校的公益性质,就是公立学校必须面对的两大问题。公立学校应当成为一种非政府、非企业的、具有特别法人地位的社会组织,并以此为依据对其权利和义务作出必要的规定。  相似文献   
33.
根据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与体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主要采用规范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障碍,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主要存在政府责任认识不清、监管体系不健全、风险认知不到位、评价意识薄弱等障碍。由此基于5C战略理论,从而提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核心、竞争、结果、顾客、控制战略,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4.
基于行政伦理学原理,采用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若干路径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改革中遭遇的行政伦理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规范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对策,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35.
公共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作用.借助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基于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定位,多种模式的尝试及实现民营化的背景分析,并结合"经营城市理念",政府与民资双赢的合作博弈分析,得出"政府引导、民资营馆"是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可选择的模式.  相似文献   
36.
对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价值理性、所有制性质、公共利益取向、社会条件、改革形式以及政府职能等6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私有化,是一种从公有公营到民有民营的渐进性及多样性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7.
曾康斌 《科教文汇》2009,(15):16-16
高等教育民营化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趋势。本文首先对高等教育民营化涵义作出分析,随后对高等教育民营化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改革路径以此反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8.
张宝钰  张林 《体育科研》2009,30(6):29-31
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对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规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公共体育场馆的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对民营化规制的必要性,通过经济性和社会性规制,以及行业自律与政府规制的互动,最终实现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  相似文献   
39.
张义芳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2):212-214
20世纪末以来,应用型公共科研机构民营化改革相继在一些国家展开,其中既有经济转型国家,也包括少数的市场经济国家。对这种激进的改革方式,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明确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总结出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教训,以供我国未来科技体制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40.
国企民营化改制要顺利进行,必须摆脱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束缚,方能成功;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民营化并不是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唯一途径。分析国企民营化改制可行性的目的在于籍此找出国有企业问题的症结.探索后续改革的合理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